泉州发展迎来新机遇——“厦沙”高速公路建设纪实

泉州企业家杂志

泉州发展迎来新机遇——“厦沙”高速公路建设纪实标段党工委书记、工会主席月仁荣(右二)给农民工送清凉

  工程专项预防工作最先收到实效的当数安征迁工作。

  据悉,厦沙高速德化段沿线涉及8个乡镇26个行政村,需征用土地5380亩、拆迁各类建筑物12万平方米、迁坟2923座、迁移杆线1302根328公里,仅安征迁费用就达4亿元。

  项目建设一启动,县检察院、县高指就先后举办专题讲座,组织参观反腐倡廉警示示范基地,对县高指全体人员、沿线镇村参与征迁的160多人进行廉政教育。

  公生明、廉生威,在廉政制度保障下的征迁工作异常顺利,如此大规模的安征迁任务仅用了120天就全面完成了,并实现了“零上访”、“零拒拆”、“零阻工”、“零诉讼”的目标,得到了省、市领导的高度肯定。

  当下,“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展开,“三比一看”活动在八闽大地处处开花,而厦沙高速德化段的职务犯罪预防机制则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中央、省委的精神。

 

生态如何保护?

  有人曾如此评价厦沙高速德化段的施工现场:“那里既是高速公路的建设工地,又像是在建中的公园。”

  在厦沙高速德化段A1标段大山格大桥的施工现场,傅远辉便指着左边远处的一处边坡告诉记者:“那是刚刚整理好的边坡,现在正在植草,我们选的是耐寒的品种,德化冬天再冷也不怕!”

  顺着他指的方向,记者看到远处的山体被从中挖开,中间挖低的部分就是日后的高速公路路面,刚平整出来的两侧边坡已经第一时间种上了草皮。

  “这两边的草也是我们人工复种的。”同行的A1标段项目经理张述明的话将记者的视线拉回了近处钢筋加工厂的两侧边坡,这里的草皮长势茂密,且形态自然若不是他提醒,很难看出人工种植的痕迹。

  张述明告诉记者,指挥部对于生态保护要求非常严格,各个标段必须尽可能地减少山体植被的破坏对于因施工而破坏的植被,按照“适时种树、适草植草”的原则,最多在施工半年内必须复绿,加工厂两侧边坡的植被是在加工厂完工后的第一时间就开始复植,至今已有几个月了。

  “高速公路是区域经济加快发展的催化剂、助推器,德化山清水秀,生态良好。习近平主席一再强调,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我们不能为了修路,就毁了绿水青山。因此,在推进高速建设时,指挥部把生态保护和质量、进度一起视为修路的生命!”傅远辉严肃而认真地回答。

  采访中记者得知,因德化地处低山地貌区,地形复杂,河流阶地、山间河谷、稻田地等夹杂其间,生态维护难度大。为把生态保护要求落到实处,指挥部把生态保护列入各标段的劳动竞赛的内容,谁的生态保护做得好,就能为自己的标段加分,赢得奖励。

  A5标段的马巨峰告诉记者:“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施工结束一段,修护一段,还一方青山绿水。”

  要求明确了,办法自然也就多了。弃土场周边的排水保证通畅,选用永久性民居作为生活区以减少临时用地对环境的破坏,建筑垃圾、有害物质、施工废水、生活污水及时处理,施工场地和运输道路经常洒水,减少灰尘对人员及作物的污染……一件件不起眼的小事,折射出生态保护落到实处。

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