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很长一段时期里,被称为“丝绸之路”的陆上商道在东西方世界间架起了经济、文化、政治联系与交流,承担了运输、交易丝绸和瓷器的重任。然而,唐末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乱截断了陆上“丝绸之路”。来自南亚和中亚的商人们经历了望眼欲穿的漫长等待后,冒着风浪穿越马六甲海峡抵达中国,继续将当时珍稀、紧俏的丝绸和瓷器、茶叶等销往西方,也将西方货物运往中国。由此“海上丝绸之路”应运而生,泉州正是最重要的“海丝”起点之一。时至南宋,泉州已与海外58个国家和地区有通商往来。元朝时期,泉州港跃升为与亚历山大港齐名的世界贸易大港,被称为“东方第一大港”,与近百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海上贸易网络延伸到地中海、印度洋、大西洋和太平洋等广大地区。透过历史的烟尘,“海潮一涨,万国的商船随潮驶进晋江,停泊码头,装货卸货,十分忙碌”的景象仿佛依稀可见。
曾经,泉州是通往南洋的主港,也是和外国人友好往来的要地。远道而来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见到满城的红色刺桐花,将泉州称作“刺桐城”。一时之间,外国只知“刺桐”,不识泉州。泉州又是大航海家郑和第五次下西洋的出发港,途经东盟、印度洋众多国家。据不完全统计,当时约有600多泉州儿郎追随其下西洋。他们沿途传播了善意和文明,迎来了交流和融合。泉州高度的开放和吸纳使泉州形成了多元文化,除了佛教、道教与本土的民间信仰外,伊斯兰教、古基督教、印度教、摩尼教、犹太教等都在泉州有迹可循。在泉州发现的伊斯兰教、基督教、印度教、摩尼教等的石刻多达160余方,泉州因此有“宗教博物馆”之美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更将全球第一个“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定址在泉州。
明代以后,即使受限于政策,泉州港的光环逐渐黯淡,但凭着造船业的发达和海上交通的优势,泉州海外的生命线并没有断绝。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多少泉州人奋发于惊涛骇浪之中,一如既往跨洋出海,在世界各地开花结果,这方面前面的系列文章中已有提及,这里不再赘述。
温故而知新。厚重的历史积淀赋予了泉州人骄傲的资本,更是激励我们前行的鞭策。多少年来,红色刺桐花开遍泉州城;多少年来,泉州人以“爱拼敢赢”的精神交出了一份份令人欣慰的答卷;多少年来,泉州以其韧性向外延伸着生长力。无论是辉煌还是蛰伏,泉州始终未曾忘记自己的梦想。如今,重启“海丝”路,泉州再次扬帆起航,“万国商”的繁华已然正在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