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与菲律宾——史话海丝起点之一

泉州企业家杂志

晋江深沪镇运伙村建有许柴佬纪念公园

菲律宾马尼拉扶西·黎刹公园

菲律宾马尼拉市王彬街矗立着菲律宾革命先贤罗曼•王彬全身铜像

作为无可争议的“海丝起点”,在“海丝”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泉州曾写下辉煌的历史,这种辉煌不仅表现在昔日刺桐城“市井十洲人”的盛景,更体现在自唐宋就开始“梯航万国”的泉州人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国留下的种种文明印迹。

翻看史料不难发现,自元初起,出国谋生并久居异域的泉州人日渐增多,到明万历年间,泉州人出国谋生达到一个新的高潮。海上丝绸之路必经的东南亚地区,至今仍有750万泉籍华侨(不含港澳台),占泉州海外华侨的90%。

作为中国华侨传统的侨居地,菲律宾一直是泉州海外贸易的重要中转站之一,活跃于此的泉州华侨不仅掌握着该国的经济命脉,更通过创建华人商会,推动中菲交流和华文教育,为菲律宾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作出过突出贡献。

历史浩瀚,笔者采撷点滴,以飨读者。

许柴佬:明成祖诏封的菲律宾总督

许柴佬何许人也?许柴佬,祖籍晋江深沪吕宅①(今运伙村),英文作KOCHALAO,俗称许佬哥。明初侨居吕宋(菲律宾古国),因经营有方,旋即一跃成为当地首富与侨领,在当地享有盛誉。明永乐三年(1405年),郑和首次下西洋,经过菲律宾群岛时,奉明成祖诏,委任许柴佬为吕宋总督,统揽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大权,直至永乐二十二(1424年),任职长达20年之久。在中菲历史上留下璀璨的一章。

在20年总督任内,许柴佬上忠朝廷,下效黎民,励精图治。他不遗余力地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施行孔儒礼仁之治,传播闽南农渔工商先进技术,大兴造船、纺织、制陶、种茶诸业,为吕宋社会稳定、经贸发展、文化启蒙作出卓越贡献,深受当时的菲律宾人拥戴。

其实在唐、宋、元时,中国朝廷对菲律宾群岛的兴趣并不大,且彼时的菲律宾群岛在明朝的对外贸易中并不起眼,故而许柴佬任职的20年,可以说是菲律宾和中国关系最直接、最密切的时期,因为此时吕宋最高行政长官是中国人,最高行政机构法理上直属中国明朝中央政府。事实上这20年亦可视为许柴佬的“开荒史”:郑和奉命许下的不过是“纸上富贵”,既没有给兵,也没有派员,而许总督所能依靠的,不过是一些听命于他的商人、同乡和伙计,所能控制的也只是商埠周围的地盘以及华人开发的地区,但谁也不能否认许柴佬为之付出的心血。毕竟,当时的菲律宾群岛多未开发,就算已开发的吕宋岛,一样是地瘠人少。而这一现象却在明中后期因为吸引了大批华人(以福建人为主)移居,大为改变,由此可想而知许柴佬的努力之巨。有关许柴佬总

督吕宋国事,菲律宾邦牙尼曼教授、拜耶博士和奥斯汀•克拉伊格先生等均有著述,《明史•外国四》也有“永乐三年十月,遣官赉诏,抚谕其国”的记载。

1424年明成祖去世,明朝对外政策发生重大变化,“下西洋”活动暂停,也就在这一年,许柴佬病故,家人扶柩返乡,“许氏吕宋”随即在历史长河中消失。

注①:吕宅村为许氏聚居地,因明清二代往菲谋生者众多,取“吕宋客祖宅”之义命名,当地现有许姓村民只剩下三百余人。该村坑口山有座明“永禄大人”墓,实应是明“永乐朝吕宋国总督大人”墓或衣冠冢,因谐音、简略,就叫“永禄大人”墓了。

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