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沛琳:促进两岸交流合作 传承优秀中华传统文化

闽南日报

前日,载誉归来的施沛琳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她的感恩之情,同时,她自我期许发挥台湾教师在两岸交流中的优势,卯实与传承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之重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尽一己之力。

同宗同源:“像极了从小生长的台湾南部,而我的祖辈也来自闽南,这种熟悉感让我觉得很安心”

施沛琳原是台湾的知名记者,从业长达25年。退休后,她在台湾的几所大学兼课中,感到理论知识的不足,于是有了继续求学的想法。2007年,源于祖地情结,她选择跨海求学,前往厦门大学报考博士班。从小,施沛琳就知道自己的祖籍地是泉州晋江。尤其居住在富有浓厚闽南文化元素的台南眷村,她对大陆有更多的了解与向往。她说,眷村所在地的“银同里”,正是厦门同安的旧称,“两岸渊源,可见一斑”。

2007年,施沛琳拜访过导师后,特地赶到泉州的闽台缘博物馆,从馆前的花圃里捧回一抔泥土,带回台湾向年迈的父母报告:“这是咱们老家的泥土!”

2012年,施沛琳取得博士学位,同年8月选择闽南师范大学任教。“我踏入漳州的第一天,正是闽南的梅雨季节,那时的漳州并没有大城市的高楼林立,但老城区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让我觉得非常亲切,像极了从小生长的台湾南部,而我的祖辈也来自闽南,这种熟悉感让我觉得很安心,让我对之后的工作生活充满期待。”

同等待遇:“有些甚至是我们台胞没有考虑到的。两岸交流合作越深入,两岸同胞得到的福祉就越多”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转身改行从事高校教学,这些年对教职价值与意义的理解,施沛琳用这一句话形容。“身为人师,要将经验与知识进行传承,很重要的一点是自己需要不断提升教学技能,追求专业成长,比如即便是已经讲授很多年的同一门课程,每年讲授时都有不同的体验与实例分享。”

施沛琳也为课堂带来了新气象。她尤其注重教学实践,多次带学生“走入历史深处”,从而深刻了解和理解历史文化背景。“我会教学生们进行实地调研时,如何在生活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整合资料、小组讨论后形成个案等等。”施沛琳说,人师必须是学生的榜样,更要教导学生学习与研究方法,以便在其往后的人生能有更好的成长与进步。她开设100人的公选课,常常出现数百人抢着听课的情形。

在漳州,施沛琳深切感受到大陆对台湾人才的诚意和善意。尤其,漳州出台《关于促进漳台经济社会文化交流合作的实施意见》的58条具体实施细则和《关于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的实施意见》的22条措施,推动漳台交流合作,打造对台合作先行区。“在两岸关系复杂严峻的形势下,大陆依然坚持推动两岸融合发展,推出一些符合两岸同胞切身利益,深得两岸基层民心,有力增进两岸同胞之间心灵契合的举措,让台湾同胞深深感受到大陆对其工作、创业、学习、生活营造更加友善、平等、便利的良好环境。”

“这些措施对台湾同胞给予了大陆同胞同等的待遇,有些甚至是我们台湾台胞都没有考虑到的。两岸交流合作越深入,两岸同胞得到的福祉就越多。”施沛琳坦言。

2015年,施沛琳申请到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主题是研究台湾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2017年,她入选福建省引进台湾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2019年被评为闽南师范大学首届“最美教师”。今年虽然受到疫情影响延后开学,但是并没有影响到施沛琳的教学,即使隔着海峡,她仍然想为学生提供最好的教学品质。学生远在新疆、山西、甘肃、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往西往南的有贵州、广西、云南等地,隔着台湾海峡,她在台湾通过线上的方式,为学生教授《创意写作概论》《闽台民间美术》等课程。

同根文化:“大陆与台湾的闽南文化,就像母体和子体一样。现在的自己,就像回到了文化的源流”

在施沛琳看来,作为一名西进大陆的台湾教师,除了促进两岸教育理念的碰撞与互动外,更肩负着增进两岸民众沟通与理解的使命,“让台湾人了解真实的大陆,让大陆人了解真实的台湾。”

除了台籍教师的身份,施沛琳还有“海峡一姐”的称呼。2016年,她在自媒体上开设 “孟孟走天涯”专栏,以照片与文字记录她行走在祖地漳州的痕迹。施沛琳说,她的专栏经常引起台湾朋友的关注,也唤醒了不少朋友的乡愁,对祖地文化满怀向往和认同,还有朋友因此来大陆寻根谒祖。去年12月,施沛琳帮台湾的前同事陈先生对接上南靖金山陈氏族谱,从而帮他找到祖籍地,并与宗亲取得联系。

此外,施沛琳还因此结识了一些漳州文史爱好者,经常结伴走村串巷,撰写两岸闽南文化文章。施沛琳也发现了更多漳台缘的例证。但凡有台湾友人来访,施沛琳教授接待站必定选择漳州城区的老街。街景与她老家台南何其相似,她笑称自己是走过漳州老街次数最多的台湾人之一。她在台湾已退休的同事,看到她有关石码古镇的图文感慨万千。“这位祖籍厦门同安的老记者,常常听父亲提及自己从小就跟着阿公到石码做生意。但他从来不知道石码具体位置在哪儿,更不知道它长什么样,我的图文了却了他的多年夙愿。”施沛琳说。

以台湾同胞的视角看漳州,让施沛琳对闽南文化有了更深的体悟,“大陆与台湾的闽南文化,就像母体和子体一样。现在的自己,就像回到了文化的源流。”在漳近十年,施沛琳感慨良多,“漳州市是重要台胞祖籍地。我从一个退休的新闻工作者登陆大陆学界,尤其以‘年过半百’之姿,与大陆中青年学术人共事,身上又印记着‘台湾同胞’符号,必须比别人更加努力,以对得起大家的信任与期许,同时呈现闽南人爱拼才会赢的精神与毅力。”

今年,闽南师范大学策划、两岸学者历时8年共同编写的《台湾通史》(六卷本)正式出版。其中,施沛琳利用寒暑假时间返回台湾,拜访台湾知名教授,交流写作心得。“未来,我将不留余力地做好教学、科研、文化交流传播等工作,还要不断深入学习,研究重点将放在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所涉猎的范围除了厦漳泉等闽南文化核心区外,也包括台湾地区及东南亚国家闽南人较多的城市。”她说。“……你的家乡在海的这一边,我的家乡在海的那一边,从前的时候是一家人,现在还是一家人,手牵着手,肩并着肩……”采访的最后,施沛琳用台湾著名歌手高金素梅的歌曲《我们都是一家人》,轻轻地唱出两岸基层民众的心声。

(⊙本报记者 周杨宁 文/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