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玩剩的网游迷倒沙特土豪 换皮月赚2000万

扣丁书屋

提起中东,大家的第一印象肯定是:沙漠、石油、财富,然后人均土豪,养豹子、住宫殿,门把手都是金的……

但在遵循伊斯兰传统教义的阿拉伯地区,很少有KTV、电影院、酒吧和夜店——大把的时间怎么办?玩游戏啊!

5 亿人口的中东,一堆全球 GDP 前三十的国家,有钱有闲有市场,应该很多玩家冲进来啊。

毕竟,阿拉伯人是出了名的舍得在游戏上氪金。

比如,沙特财团直接花4.3亿美元,买下《拳皇》母公司SNK,据说收购原因是沙特王子喜欢玩《拳皇》。

但事实上,因文化、语言的隔阂,除了上层极少数,阿拉伯民众就没有经过最初的电子游戏洗礼。因此,此前不但当地没有游戏开发商和发行商,国际游戏巨头也都“不明所以”的绕过了中东地区。

于是,中国人来了。

2015年,一款叫《苏丹的复仇》的手机游戏横空出世,发布两周后,迅速激增的玩家把服务器挤崩了,下载量直接冲到榜单第一。

背靠人均土豪的中东,月流水 2000 万轻轻松松。

在国内,手游一般也就火3到6个月,《苏丹的复仇》一上线,却在中东地区下载榜单的前五名长达七年。

啥样的游戏能让土豪民族如此迷恋?

80、90后看到这款游戏,肯定能一眼就认出来,这不就是以前的国产网游:“大家好,我系渣渣辉,是兄弟就来啃我!”

是的,就是游戏行业最不齿的“换皮”游戏,只不过渣渣辉换成了萨拉丁,一统江湖换成了重建帝国……

那么,问题来了,这游戏凭什么这么火?

一句话,接地气,或者说中国出海最拿手的:极致的本土化。

注意,是本土化,不是翻译。简单的把中文翻译成阿拉伯语肯定是不行的,你需要给中东玩家一个背景,一个故事。

比如,《苏丹的复仇》就设定在14世纪,故事“以联盟为单位,展开即时对战 ” ,正好符合了中东人好战的性格。

毕竟是嗜好猎鹰,飞机上都要给自己的鹰准备专座的土豪民族。

其次,中东地区的文化门槛很高,游戏设定很容易就会踩中他们的雷点。

《苏丹的复仇》做了一次彻底的优化,比如女性出场的时候,必须蒙面,游戏里不能出现十字架、猪、酒、六芒星等等。

还有太多的细节,比如为了符合中东人民的阅读习惯,所有的文字和视觉设计都从右往左安排,再比如中东人比较绿色、黄色,游戏的主色调就是这两种…

这才造就了一款月入2000万的游戏。

当然,现在的中东市场,肯定不止这一款中国游戏,据说前二十名里,中国游戏就占了一半。

当一个行业在国内太卷,必然会向外寻找突破口,出海,去当地市场降维打击,游戏如此,非洲机王“传音”也是如此。

今日话题:你还知道哪些领域,哪些公司也是这样获得成功的呢?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