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腿、旁腿、侧腿,手到哪里眼到哪里,提膀子时手要圆……”在淳安县文化馆工作的章红婷,每隔十来天都会坐一个多小时的车,回到屏门睦剧学校,教当地小学生唱睦剧。
“谁能想到,去年考到县文化馆工作的她,曾经差点因家庭条件拮据打算辍学。”看着正在现场教学的章红婷,屏门乡文化馆相关负责人回忆,她初三那一年,在屏门举办的一期睦剧培训班里,被国家一级演员、睦剧保护和传承人王姝苹发现,自此便与睦剧结下了不解之缘。她参演的睦剧《牧牛》还登上央视少儿频道,获得过杭州市戏剧大赛铜奖等多项荣誉。
从一名初中生到国家一级演员的徒弟,再成为当地县文化馆的工作人员,章红婷成长的背后,是近年来屏门乡充分挖掘本土睦剧文化资源,培养和吸引文化人才,用文化为乡村振兴铸魂赋能这步“大棋”。
屏门是中国睦剧之乡,国家级非遗项目睦剧在这里传承百年。近年来,屏门围绕睦剧这一特色地方戏种,不断保护、传承、创新发展睦剧文化,通过引进睦剧人才,定期开设培训班等举措,不断擦亮屏门“文化金名片”。在屏门乡党委主要负责人看来,展现共同富裕美好社会的图景,文化是屏门最富魅力、最吸引人、最具辨识度的标识之一。
为了提炼、传承、发扬最具乡土味的优秀传统文化,近几年,屏门乡建起了睦剧文化展示馆,累计收集睦剧传统唱本80余出,新编唱本20余出,收集睦剧戏服等老物件158件,接待参观游客8000余人次。与此同时,屏门还投资1000万元建成使用面积6000平方米的睦剧教学,特邀王杭娟等13位国家级演员担任睦剧教师,定期开设睦剧培训班,培养睦剧传承人才。此外,屏门累计投入2000万元,建成睦剧休闲文化公园、睦剧文化广场、睦剧屏溪廊桥、睦剧文化长廊等文化节点。千岛湖睦剧院也于去年年底落户屏门。
用文化为乡村振兴铸魂赋能,近年来,屏门聚焦“文旅融合、文创产业、乡风文明”三大载体,走出一条以传承非遗文化助推乡村发展和美丽城镇建设的新路径。比如,借助文旅融合打造出金屏峡谷、九咆界、千亩田等网红景点。再如,深入挖掘本土特色文化,成功创建“浙江省文化强乡”,承办中国·杭州“小兰花”戏剧节和中国大学生戏剧节,将“文化+旅游”打造成屏门对外展示的金名片。
随着睦剧文化声名鹊起,乡村旅游人数不断攀升,村民收入逐年增加。“近4年来,依托睦剧文化旅游节,村集体增收80余万元,村民增收50余万元。”屏门乡相关负责人说,屏门将围绕睦剧文化小镇发展目标,写好“文化+”文章,带动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带领村民增收致富,唱响乡村文化建设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