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参与了最初向天津跨流域调水草案的制订,当时的焦点是用总干渠还是东三干渠的水……”4月12日,作为当年草案的参与起草者,今年87岁的河南省人民胜利渠管理局工程科原科长时和声在电话里声若洪钟。
资料记载,20世纪50年代,经天津入海水量年均145.48亿立方米,60年代降至81亿立方米,70年代更是降至45亿立方米。短短20年间,天津由水资源比较丰沛变成资源性缺水城市。
“1972年海河流域大旱,11月16日海河闸上水位降至-0.06米,导致海水倒灌,天津市用水告急,将要出现断水、停电、停产的严重局面。”时和声回忆说,天津市委向国务院作了紧急汇报,经国务院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决定启用人民胜利渠引黄济津。
“人民胜利渠作为引黄灌溉济卫工程,20世纪50年代济卫用于航运,七八十年代济津用于应急供应天津市用水。”人民胜利渠管理局总经济师白庆只介绍,这是新中国首次对跨流域调水的探索。
“我国水资源长期呈现‘夏汛冬枯、北缺南丰’的时空分布特征,河南省是我国唯一地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的省份,但水资源依然严重短缺。”长期从事水文学及水资源研究的郑州大学教授左其亭认为,跨流域调水工程是优化水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是实现“空间均衡”的根本措施。
就我省而言,目前跨流域、跨区域调水的重大工程有哪些?省水利厅四水同治办公室副主任蔡传运介绍,目前已发挥作用的有人民胜利渠、红旗渠、引沁灌区、赵口灌区一期、三义寨灌区、渠村灌区、广利灌区等灌溉供水工程以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等。正在建设的有引江济淮、赵口灌区二期、西霞院引水灌溉工程、出山店水库供水工程(北线)等。
如果说人民胜利渠引黄济卫济津揭开了新中国跨流域调水的序幕,南水北调这个“世纪创举”无疑是跨流域调水的典范。
“河南是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地,也是跨流域跨区域调水的起点。”《中国南水北调报》编辑部主任许安强说,一期工程向河南、河北、北京、天津调水,河南还是最大的受水区,2400万人受益。
去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加快构架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作为我国“四横三纵”国家水网规划中先行先试的“两纵”,从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一期工程目前发挥的综合效益来看,已成为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的美丽样本。
河南正在“纲”举“目”张“结”水网。“十四五”期间实施的25项重大水利工程和已建的水利基础设施项目以及自然水系,正在构建以自然河湖、重大引调水工程和骨干输配水通道为“纲”,以区域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和供水渠道为“目”,以控制性调蓄工程为“结”的河南兴利除害现代水网体系,并把黄河生态带、淮河生态带、大运河生态带和南水北调生态带串联起来,形成“丰”字形生态格局,成为构建国家水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关新闻
丁村“三变”
□本报记者谭勇
4月12日,人民胜利渠迎来开灌70周年。获嘉县太山镇丁村位于灌区,在三代人民胜利渠人的帮助下,这个昔日穷村“三变”的故事广为流传。
人民胜利渠开灌前,丁村是全省闻名的老盐碱区,地下水又苦又咸。群众戏言:“喝了丁村水,两眼活见鬼。”当地群众生活困苦,不少人外出逃荒。
殷高清是人民胜利渠的第一批职工。在那个艰苦的年代,灌区放水,全靠一双脚板。在那一代职工的努力下,丁村终于用上了黄河水,寸草不生的盐碱地变成了良田。当地农民受益于盐碱地改良,大力发展棉花种植,丁村很快就摘掉穷帽,在20世纪80年代成为“万元户村”。
殷高清的儿子殷全旺退伍后也成为一名人民胜利渠人。20世纪90年代,灌区工程条件比较差,渠道大多为土渠,放水灌溉期间特别是大流量灌溉时,渠道特别容易开口,每逢灌区灌溉,殷全旺就日夜坚守在一线。有一年冬灌,西一干渠一处险工段由于渠道过水流量大,几分钟就被冲开了一个大口子,殷全旺没有丝毫犹豫,跳下渠和群众一道接过沙袋对缺口进行封堵。从1999年起,土渠改造为衬砌渠道,丁村的黄河水灌溉面积增加,粮食产量明显提高。
“追随祖父和父亲的脚步,我是个‘水三代’。”1982年出生的殷欢庆目前是河南省人民胜利渠管理局获嘉管理处的高级工程师。殷欢庆在工作中认真对待每一个数据、每一张图纸和每一项工程,从没有出过差错。如今,丁村8000亩耕地小麦亩产超过1000斤,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引黄灌区变化最大的“明星村”。
“在人民胜利渠,像这样一家三代投身水利事业的故事还有很多,新时期‘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传承和延续,越来越多的喜人变化正在发生。”河南省人民胜利渠管理局局长卢凤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