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群众从“伐木人”变“护林员” 推动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西藏日报

当朝阳染红天际,山南市乃东区索珠乡支岗村的米玛次仁换上厚衣服、防滑鞋,带上“专职护林员”袖标,吃上几口早饭后,便骑上电动三轮车向大山深处驶去。

支岗村地处山南市乃东区雅江北岸的一条深沟中,平均海拔在3900米以上,四周群山簇立、茂林丛生、流水潺潺。

巡林路上,米玛次仁小心驾驶,到了崎岖狭窄的山腰,电动车难以通行,他只能徒步上山。穿过荆棘、翻过巨石,艰难的巡山路难不倒这位土生土长的汉子。只见他身轻如燕,如履平地,一会儿远观前山,一会儿近察林木,十分敏捷。

米玛次仁巡山护林长达10年时间,不知在山里走过多少个来回,谙熟这里的每一座山、每一片林。他在支岗村的山山水水间,留下了风雨无阻的足迹。

“我们平常巡山,一次至少要三四个小时,走上两三万步。下雪的时候路不好走,还要比往常多走上1个来小时。”米玛次仁说。

巡山护林是个辛苦活,但责任重大。米玛次仁每月巡逻不少于25次,徒步上百公里,平均每周仅休息1天。他在巡视时,不仅要排查火灾隐患、捡拾垃圾、查看林草长势、观察野生动物活动情况,还要排查乱挖野生药材、砍伐林木、偷猎盗猎等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

然而,10年前的支岗村,却不是如今人人保护山林、人人爱护生态的景象。“那时候,群众缺乏生态保护意识,做饭取暖都烧柴,盖房子、做家具用的木头都从山上砍,私自毁林贩卖木材、干柴、药材的现象很严重,林草资源受到较大破坏。一些长了几十年的老树林几乎都被砍秃了,常见的野生动物和鸟类也很少看见了。”支岗村党支部书记次仁群培回忆道。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的政策引导下,支岗村强化生态保护宣传教育,推动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绿色产业发展,群众从原来的“伐木人”逐渐变成“护林员”,村里的生态环境因此变得越来越好,树多了、草盛了、水清了,野生动物和鸟类又都回来了。

米玛次仁就是这场爱绿护绿行动的践行者。他坚守护林职责,见证着支岗村的生态蝶变。尽管巡山护林之路十分艰苦,但他从来没有“歇歇脚”的念头,总是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护林工作中。

像米玛次仁这样的生态“卫士”,在山南,在西藏还有许许多多。有森林草原的地方就有他们的身影,他们用行动在雪域高原上书写着新时代的生态画卷。

在与支岗村相去不远的索珠乡恰当村,当地群众同样十分重视生态,打造出了“斯斯沟”生态旅游区,成了乃东区知名的户外郊游“打卡”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不仅让群众吃上了“生态饭”,更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据索珠乡党委书记徐国茂介绍,近年来,该乡紧紧围绕打造“生态索珠”的定位,引导干部群众参与到生态保护的自觉行动中。仅2021年,该乡就完成义务植树7110株、四旁植树2000株,组建规模达161人的专职护林队伍。当前,该乡林地面积31.1万亩,草地面积48.9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全乡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日益明显。

青山遮不住,碧水永长流。支岗村、索珠乡的生态蝶变是全区践行生态文明思想的缩影和生动案例。在这场接续前行的爱绿护绿行动中,全区无数干部群众都是值得自豪的奋斗者。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