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七个星村发展养牛业致富 总投入471万元

新疆日报

3月17日,焉耆回族自治县七个星镇七个星村焉耆煜鸿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小区内,“哞哞”的牛叫声此起彼伏。一头头西门塔尔牛有的悠闲散步,有的卧在向阳地里晒太阳,有的正低头啃食秸秆……“在工作队的带领下,村集体成立了合作社,村民们都有了‘家产’。我们得把牛养好,把日子过得越来越‘牛’。”合作社理事长季心海说。

七个星村位于霍拉山下,这里多为戈壁滩,村民增收相对困难。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人大常委会“访惠聚”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经过实地考察和探讨,发现这里很适合肉牛生长,村民也有养牛的传统,应该大力发展养牛业。

于是,由村党组织牵头的焉耆煜鸿养殖专业合作社于2021年3月23日注册成立。资金来自多个方面:河北省援疆养殖小区建设资金、南天城建和洪通燃气两家企业的捐赠资金、焉耆回族自治县财政资金、村集体自筹资金、国家及自治区项目资金等。目前,基础设施建设和养殖设备总投入471万元。

煜鸿养殖小区于2021年4月8日开工建设,占地面积283亩,其中养殖面积117亩,种植面积166亩,主要种植饲草。

4座彩钢牛舍建起来了,每座面积是2760平方米;5个青贮窖建起来了,每个容量1500吨;消毒室、干草堆料场、精料区、库房……都紧锣密鼓地建起来了。

该合作社又购进揉丝机、撒料车、铲车、地磅、玉米粉碎机、自动饮水器……

当年9月,项目全部完工。10月,第一批380头牛入住养殖小区。目前,有50余户村民加入了合作社。村民们把自家的牛托养在合作社,一年一头生产母牛由合作社给村民1500元分红。

起初,村民们因为习惯了自己养牛,对于村干部和工作队队员说的“托养”并不积极。季心海作为合作社理事长,把自己的29头生产母牛率先托养在了合作社。他说:“不管是一头牛,还是几百头牛,饲养程序都是一样的。这样成规模地养,成本当然要低多了。”

他当年带着5个农户照管了380头牛。其中50余户村民托养了108头牛。

村民吐逊·艾尔肯家里有一头牛,以前他每天要喂牛哪也去不了,买草一年得用去4000多元,由于未掌握专业技术,自己养的时候两年没产牛犊。

去年9月,吐逊在工作队队员的一再劝说下,把牛送到合作社托养,自己出去务工,一天工资150元至300元。他估算了一下,6个月来挣了2万多元钱。吐逊笑着说:“我家的日子现在宽裕多了,孩子们一般的要求我们都能满足。到今年9月,我就可以领到1500元分红,多好呀,等于挣双份钱。”

季心海把合作社集中托养的好处分析得头头是道:村民自己养牛,品种不统一,建合作社之后,把原来的奶牛全部置换成了西门塔尔牛,产的牛犊品质好,在市场上能卖个好价钱。合作社有专业的兽医、专门的设备,牛由专人喂养,分工细化,每个环节都非常规范。牛舍有自动化饮水设备,喂水喂料都是现代化设备投喂,饲料也是经过加工、科学配比的。合作社还为每头牛买了意外险,牛若死亡就会有1.2万元的保险理赔金。

巴州人大常委会驻七个星村“访惠聚”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陈延国说:“其实,肉牛产业背后,还有不少增长点。牛粪是农家肥,在市场上是抢手货,1立方米牛粪80元,一年收入又是20余万元。”

合作社目前的发展态势非常好,巴州人大常委会领导和工作队队员又开始为七个星村谋划另一件大事:2023年要达到2000头牛的养殖规模,在此基础上,建设冷链车间,打造七个星富硒牛肉品牌,将七个星村的富硒牛肉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