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人主动捐献遗体 为医学事业作贡献

闽南日报

“不贴讣告、不留骨灰,只要我的身体还能在实验台上为国家医学事业做点贡献,我的生命就得到延续。”3年前,修佩珠老人捧着志愿捐献遗体的相关手续,欣慰地说。如今,她的遗愿实现了。

2021年12月29日,修佩珠辞世,享年85岁。在她离开三小时后,家属按照老人生前的意愿,将她抬上漳州卫生职业学院的遗体捐献车,含泪送她去了生前约定好的地方。

“妈妈,答应你的事,我们做到了!”望着渐行渐远的遗体捐献车,王筱玲一家人含泪和修佩珠道别。出生于1936年的修佩珠,1958年辞去在山东当小学教师的工作,随丈夫南下定居漳州,在漳州收割机厂财务科从事出纳、会计工作,直至退休。“我母亲很执着,认准的事情不会改变。”王筱玲回忆,2017年,修佩珠通过电视看到遗体捐献的新闻报道,萌生捐献自己遗体的想法。她跟我们说:“我走了,就把我的遗体捐献出去,不给家人和社会增加负担,还能为医学事业作贡献。”当时全家人不能接受,但她并没有放弃。

那段时间,修佩珠一直向晚辈唠叨捐赠遗体的事。“母亲一直记挂这件事,甚至觉都睡不好,总是半夜把我叫醒,说服我同意让她捐献。”最终,王筱玲被母亲感动了,2018年3月16日,她陪同母亲办完志愿捐献遗体的相关手续。

王筱玲忘不了办理完志愿捐献遗体协议的那一刻,母亲满脸笑容。“从那以后,她仿佛精气神都回来了,把自己的后事安排得明明白白,特意吩咐我们,在她走之后不贴讣告、简办丧事。”孙媳妇张雅琳说:“外婆时时处处为别人着想,很有奉献精神,直到去世仍为国家医疗事业做贡献。她以实际行动教育我们晚辈,要像她一样奉献社会、造福人民。”

“近些年,像修佩珠老人这样积极主动捐献遗体、器官的不在少数,其中参加过革命和接受过高等教育的老人占比大,这体现了老一辈人的无私奉献精神。”据漳州市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21年底,我市公民在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管理系统线上登记捐献遗体器官的共有10873人,在全市各级红十字会线下登记的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有200人,已实现器官(角膜)捐献56例,遗体捐献27例。

为了表达对遗体捐献者的敬意,漳州卫生职业学院特别在医学伦理教育馆悬挂捐献者的遗像以及生前事迹。每年清明节前,他们都邀请捐献者家属到馆内参加追思悼念活动。此外,漳州市红十字会正推动建设漳州市遗体捐献纪念园,选址在漳州公墓二期,将专门开设1000平方米左右的纪念园,供遗体器官捐献者的家属缅怀纪念。(记者 王琳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