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是人对外界的自然反应,也是一把“双刃剑”:积极的情绪可以为生活带来愉悦,反之则会伤人伤己。知名心理咨询师丛非从在其著作《理解愤怒》中,把视角聚焦于“愤怒”,试图通过梳理、剖析大量案例,探寻出其背后的动力因素,进而翻转大众对“愤怒”的固有认知,不做情绪的奴隶。
该书从“评判、期待、自我要求、情感链接、恐惧、爱”等方面入手,环环相扣,一层层剥开“愤怒”的外衣,引导读者理解并转化它。丛非从认为,愤怒是一种极为日常的情绪,但这种情绪并不像它所显示的那么直白。“愤怒的背后,是一个充满恐惧、委屈、脆弱、无助的自己,它让我们不断地向外索求,想要得到他人的关注、被他人认可,想让他人做‘我们认为对的事’。”
愤怒,有时源于对他人的期待过高。书中举例:有人因为孩子周末不努力写作业,非要拖到周一早晨补写,而感到特别愤怒。他愤怒背后的期待是,“我希望孩子可以趁着周末两天把作业写完,这样就不用周一早晨着急补作业了”。当期待没有实现,愤怒便产生了。那么这种期待到底高不高呢?关键是从谁的角度来判断。从愤怒者的角度出发,这的确不高;从被愤怒者的角度来说,却无疑是过高的。值得注意的是,期待本身没有对错,问题在于,我们常会用让自己痛苦的方式来处理期待。
愤怒需要解释,否则对方都不知道你在生什么气。同样以写作业为例:有人抱着尊重孩子的心态,一整天没有监督,岂料晚上一看,作业还剩一大半没完成。他很愤怒,认为孩子辜负了自己的信任。然而,孩子并不知道他是因为“被辜负信任”而生气的,只会觉得家长苛刻。沟通中,可悲的是,你生了一顿气,对方也很害怕,然而他并不知道你为什么生气;更可悲的是,你以为他知道你为什么生气,实际上他根本不知道,而你也不知道他不知道。如此这般,只能导致误会越来越深,矛盾持续升级。
除了对生活中易出现的愤怒情境作出判断和引导,丛非从还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究,她指出:每一个易怒的人,背后都千疮百孔,都有一个被管控、被强迫的童年。“小时候,你不得不遵守爸爸妈妈设定的规则,这是你的生存之道。长大后,你都意识不到爸爸妈妈已经不能控制你了,也不能惩罚你了,就像你意识不到笼子门已经打开了,但是那种恐惧感一直还在。”在惯性意识的操控下,这个“长大的小孩”还是一如既往地执行着同样的规则,并要求伴侣和孩子也如此。而这,就是我们愤怒背后恐惧的来源。
愤怒,不仅仅是愤怒。当我们向家人发火,最先受伤的永远是自己,因为我们明明很在乎他们。一个人愤怒,是因为他有恐惧、委屈、脆弱、无助等一系列复杂情绪没有被表达。深度解决愤怒,实际上就是解决这些隐藏的情绪。理解愤怒,就是看到愤怒是对爱的召唤,是对关系的渴望,是生命力想喷薄而出的愿望。
理解愤怒,可以让愤怒之下隐藏的爱重新流动起来。愤怒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懂它,并下意识地去改变它,就可以拥有更多的情绪自由,拿回生活的主导权。(任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