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爱好者记录厦门经济特区成立初期珍贵场景

海西晨报

上世纪80年代,海天码头所在地还是一片滩涂,厦门经济特区的建设者们挽起袖口,挥洒汗水,在这里建设起一片现代化港区。“如今海天码头一片火热繁忙的景象,厦门的发展变化真是太大了!”厦门市老年摄影协会原副会长兼秘书长、今年74岁的陈廷枢是晨报的老读者,他向记者介绍了当年拍摄的老照片背后的故事。

1980年,陈廷枢到港口工作,1985年入职原厦门港集装箱公司(厦门港务集团下属单位)担任政工科长,负责宣传、人事工作。热爱摄影的他拍下了不少厦门经济特区成立初期的照片,记录了厦门港口建设和工人劳动生产的珍贵场景。

见证厦门引进

首台集装箱桥吊

陈廷枢介绍,他刚到港口工作时,码头上还没有桥吊,集装箱装卸靠的是船吊,人力劳动成本高,效率也低。他说:“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公司花费几百万美元,从日本引进了一台二手桥吊,这是当时福建省唯一一台集装箱桥吊,引进后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据陈廷枢回忆,公司当初电脑很少,每个部门只有一台,标箱数量主要还是靠工作人员计算。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码头自动化设备逐渐代替了人工,效率飞速提升。厦门港年集装箱吞吐量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的3800多个标箱,到2000年突破100万标箱,再到2017年突破1000万标箱,集装箱吞吐量的增长曲线,是厦门港变身“东方强港”的标尺。而到2020年,厦门港集装箱吞吐量已达到1108万标箱,位居世界前列。

记录海天码头

从滩涂地上诞生

为了加快厦门港口的建设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在东渡港区的一片滩涂上,海天码头开始建设。陈廷枢经常在下班途中或是周末到这里,拍下劳动者参加建设的火热场面。从他上个世纪90年代拍摄的一张老照片中,记者看到,海天码头已投入使用,边建设、边生产。

为了拍摄这些港口码头的老照片,陈廷枢经常爬到很高的工人操作台或是高压塔上。夏天码头上特别热,冬天风特别大、很冷,有时候为了拍出一张好照片,他要尝试在不同的天气进行拍摄,有时上百张照片才能选到一张满意的。陈廷枢乘坐公交车经过海沧大桥时也常常会带着相机,从桥上抓拍港口码头生产和轮船靠岸的场景。

摄影退而不休

用镜头聚焦厦门

工作期间,陈廷枢见证了不少港口的历史性时刻。1983年,香港“华胜”号集装箱轮首航厦门港停泊在厦门港区;1997年,厦门轮船总公司的“盛达”号集装箱货轮拉开厦门和台湾的首次直航,这些珍贵的资料他都用镜头记录了下来。“在记录厦门经济发展生动例子的同时,我的摄影技术也在日益提高。”

退休后,陈廷枢加入了市老年摄影协会,近年来因膝关节受损行动不便,但他热爱摄影,仍经常背着相机,到大街小巷拍摄,记录厦门的发展变化。

“港口建设发展是厦门经济腾飞的翅膀。作为厦门经济特区建设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我感到很荣幸,也很骄傲。”陈廷枢说。( 晨报记者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