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原型认亲 “天下无拐”还须努力

扬子晚报

天底下,最悲痛的事情,莫过于骨肉分离、天各一方。最大的慰藉,莫过于亲人相认、重归团圆。12月6日,孙海洋迎来了人生的重要时刻。因被他人拐走、失散了14年的儿子孙卓已被找到,他们在深圳举行了认亲仪式。

孙海洋的寻亲、认亲故事之所以被高度关注,是因为他就是热门电影《亲爱的》的原型。与人们熟悉的“田文军”等人历经坎坷的寻亲故事一样,现实中,孙海洋为找到丢失的孩子,也付出了极其沉重的代价:老家在湖北的他,与家人一直坚守在深圳,将原本生意红火的包子铺改成了寻子店,并贴出悬赏小广告,赏金从最开始的10万元,上升到20万元,中间还遇到过形形色色的诈骗电话短信。历经了14年的折磨苦熬,孙海洋终于梦圆今日。

寻亲成功,应感叹人性的伟大。为人父母者,始终惦挂自己的骨肉,多年苦苦找寻,从来不言放弃。寻亲的成功,更应归功于公安部门的努力。当年孩子被拐后,当地公安机关多年关注寻人,公安部将这起案件列为挂牌督办的重点案件,由广东省公安厅牵头组建专班进行重点攻坚,通过强化技术支撑、数据赋能,全面收集信息,专案组于今年9月至11月期间,终于确定了被拐对象等涉案线索,将数名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之后才有了感人至深的认亲仪式。

孙海洋的寻亲经历,也是众多“失而复得孩子者”的共同经历。这个平凡而不简单的群体,发起了“寻子联盟”,建立了“宝贝回家”网,开展了“随手拍”活动,将一个个寻亲的个体,连接成了相互温暖、相互助力的立体网络。令人感动的是,很多人在找到自己的孩子以后,仍旧热心帮助他人寻亲。

立法、司法、执法的努力也从未停止。刑法修正案(九)将原来有关收买被拐儿童可以免除刑事处罚的规定,修改为符合一定条件可从轻处罚。由此,收买被拐儿童均将被追究刑责,加大了拐卖儿童犯罪的违法成本,也较好地锁住了犯罪的源头。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两份重要文件的出台。国务院依据有关国际公约和我国法律,先后制定《中国反对拐卖人口行动计划(2013—2020年)》《中国反对拐卖人口行动计划(2021—2030年)》,明确对拐卖儿童案件实行“一长三包责任制”,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担任专案组组长,负责侦查破案、解救被拐卖儿童、安抚受害人亲属等工作,案件不破,专案组不得撤销;公安部建立全国打拐DNA信息库,构建来历不明儿童摸排比对机制,要求采集失踪被拐儿童家长和来历不明儿童血样检测入库等。

据统计,2009年至2020年5月,全国公安机关通过积案攻坚和DNA数据库比对等方式,找回6300余名被拐多年的儿童。正是通过推进打击拐卖儿童犯罪的“团圆”行动,才破获了包括孙卓被拐案在内的多起拐卖儿童案件,让孙海洋等受害人得以寻亲成功。

拐卖儿童犯罪是丑陋的,也是充满毒性的。不法分子们毁掉的不仅是孩子的人生,更是一个家庭的幸福和未来。孙海洋找寻到失散14年的儿子,无疑是打击拐卖儿童犯罪的胜利,值得欣喜和庆贺。但是,还有很多像孙海洋一样的受害者没有找到孩子,一些拆散他们与骨肉的“梅姨”们,依然逍遥法外。

“寻子联盟”“宝贝回家”这些民间组织,有必要继续发挥光和热,向受害者伸出宝贵的援手,给他们以温暖和希望。有关部门还需要继续加大打击力度,运用最新技术,精准比对信息、定位失散亲人,顺藤摸瓜找到隐藏的犯罪团伙,依法给予为非作歹者严厉惩罚。

希望的彼岸,总是在努力中不经意抵达。当一个个孙海洋找到自己的孩子,一个个犯罪团伙被绳之以法,“天下无拐”注定不会遥远。

刘婷婷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