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江海协同,打造最美海岸线,5年内近岸海域优良水质面积比例达90%以上。重点实施“蓝色海湾”行动,加大岸线违法违规建设用地行为综合整治力度,加强河口湿地保护,大港湾、深沪湾率先建成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的美丽海湾。
——摘自泉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
■记者 许钹钹
潮水退去,滩涂微露。翩翩白鹭聚集在一起觅食嬉戏,野生跳跳鱼在滩涂上欢快地跃出了星星点点。放眼望去,成片的红树林和鸟儿、鱼儿一起,奏响了水清滩净、鱼鸥翔集的美丽海湾交响曲。近年来,泉州大力推进“蓝色海湾”综合整治行动项目,成绩喜人。
“蓝色海湾”综合整治
泉州市“蓝色海湾”综合整治行动项目位于陈埭镇沿海大通道外侧,泉州湾河口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内,长约7.2公里,总面积约5892亩。
“该保护区内曾发现中华白海豚以及黑脸琵鹭等多种珍稀鸟类,是国家重要湿地。”泉州市“蓝色海湾”综合整治行动项目负责人吴锟福介绍,该整治范围历史上是特色产品“陈埭蛏”的传统养殖基地,1982年互花米草入侵后,生长迅速,蔓延面积达5000多亩,侵占大部分滩涂,挤占红树林和陈埭蛏生存空间,导致鸟类失去栖息和觅食空间,严重威胁区域生物多样性。
为此,泉州市着手该区域生态修复工作,2020年4月份策划生成该项目,同年7月份顺利通过自然资源部评审并纳入2020年中央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清单库, 2020年下达中央财政资金9660万元,2021年纳入省重点项目。
建红树林、鸟类科普基地
吴锟福告诉记者,项目主要包括互花米草整治、红树林生态修复、鸟类栖息地营造、海岸生态化改造等4大工程,分两期建设。
一期工程主要包括互花米草整治工程、红树林生态修复工程、鸟类栖息地营造工程等,目前已完成互花米草整治4836亩,滩涂宜林地改造3800亩,完成红树林种植2550亩。红树林苗木主要是秋茄、桐花、木榄、红海榄等,已完成种植约600万株,预计年底全部完工。
“二期工程目前已完成招投标工作,国庆后已组织进场施工。”吴锟福介绍,二期工程主要包括鸟类观测监测站建设、海岸生态化改造工程,主要包含“绿趣园”“渔趣园”“沙趣园”等三个景观节点、园路、生态步道。建成后,红树林科普基地、鸟类科普基地将相得益彰。届时,人们或将泛舟穿梭于红树林中。脚下,是跳跳鱼、青蟹、陈埭蛏等底栖生物;耳畔,是海风习习,白鹭翩翩,鸟鸣阵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