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传递台风“喜怒哀乐”?记者讲述 “追风者”故事

海西晨报

昨日,受到台风“圆规”影响,我市大风劲吹,厦门市气象台昨天16时06分继续发布台风橙色预警信号。

台风橙色预警、台风红色预警、暴雨红色预警……每当台风来临时,我们都能看到很多关于台风的预报预警信息不断刷屏。你知道是谁在实时传递台风的“喜怒哀乐”吗?昨日,晨报记者走近奋战在厦门一线的气象工程师、气象预报员,听他们讲述台风观测、预报的故事。

气象工程师:每天“放气球”为大气把脉

台风会带来多大的影响,会影响多久?接下来的天气又如何?在厦门,有这么一群人,每天早晚两次施放探空气球,为气象预报人员带来第一手的气象资料。

不时刮起的狂风,让直径达两三米的探空气球犹如一头白色野兽,厦门国家基本气象站的工作人员虽然紧紧抓住挂绳,却仍然无法牢牢控住气球。随着对讲机一声令下,探空气球顺利升空,不断传回数据。

“每天上午的7:15和晚上的7:15,我们都会准点施放探空气球。”厦门国家基本气象站助理工程师李跃宏告诉记者,实际上,探空气球并非为了“追风”才施放的,每天两次准点施放的探空气球,主要探测高空的风向、风速、气压和温度、湿度等气象数据。“这就像医生的听诊器,为大气把脉。”李跃宏说,气象预报人员综合各方面气象要素,经过分析研判,最终形成未来天气状况预报。

“每次施放需要两名工作人员进行配合。”李跃宏告诉晨报记者,一人负责充灌气球,另外一人则负责探空仪基测和雷达调试。探空仪基测合格之后,由施放气球人员将探空仪挂接在气球的挂绳上,待再次与室内值班人员确认信号正常后,等待指令,准点施放。

完成施放后,高空还有大量的不确定性,万一出现了气球提早停止工作或者探空仪故障等问题,李跃宏和同事就得立即重新开始准备进行第二次重放。在气球不断上升的过程中,李跃宏和同事需要不断关注和整理回传数据、编发相应的报文,直到探空气球停止工作为止。

“天气好的时候,气球可以上升达到3万米左右,大雨天可能只上升至1.5万米-1.8万米。”李跃宏说,从充气到探空气球停止工作的整个过程,在施放顺利的情况下,从前期准备工作到探空结束,一般都要持续近3个小时。

在台风天,施放探空气球的难度和危险系数会更大。台风天风向总是瞬息万变,从灌好气到施放的过程,有时会顶着砸向身体的雨滴,与不断改变方向的气球“拔河”。因此,在这样的天气条件下,往往需要两人进行配合,才能完成施放。

记者了解到,李跃宏所在的综合气象观测业务岗位是24小时业务岗位,一般每天需两人轮岗。除了一天两次施放探空气球外,还要负责国家基本气象站地面仪器设备、酸雨观测设备、大气成分设备的数据收集和上传以及日常维护。

气象预报员:

捕捉台风的“足迹”

“每到台风来临时,我们就像进入了战时状态。”厦门市气象台预报预警科科长张伟正紧盯着屏幕,他的双眼因为持续工作已经泛红出现血丝,只为不放过任何一点台风变化的蛛丝马迹。

台风“圆规”对厦门天气影响的预报,这些信息正是张伟和他的小伙伴们根据专业的气象数据,一点一点研判、分析出来的。张伟坦言,具体需要做的工作非常多,要研判台风的路径、强度、移动趋势以及对我市的风雨影响等。“作出研判后,还要及时发布相关的材料并做好相应的气象服务。”

张伟说,当预报员久了,也形成了“条件反射”,一有台风要来,就像打了“鸡血”,兴奋得有时会失眠。“即使下班回到家,我也会一直想着台风的事,想想今天有没有遗漏了什么。”张伟说。

“气象预报是防灾减灾的第一道防线。”张伟告诉记者,“追”台风首先就是实况观测,需要靠全球范围的气象监测来捕捉;其次是数值预报,通过欧洲、美国、日本以及我国的多家数值预报模式,凭借高性能计算机算出台风可能的行走路径再进行预报。最后,根据台风的实况和影响分析,气象部门发布台风预警信息,各部门再作出有针对性的安排,避免造成灾害。

台风越临近,越需要精细化的预报。当“圆规”还远在千里之外的时候,通过数值预报,张伟就大致推断出“圆规”不是个“善茬”,将会对我市造成明显的大风影响。在此基础上,厦门市气象台预报团队立即编写相应的决策服务材料,更新预警信号。他的结论及时有效地反馈给了决策层,让相关部门能够及时采取针对性的防台风措施。

如果你以为台风登陆了,张伟就可以放松,那就错了。他的工作还在继续。“很多台风登陆后风雨影响仍在,服务不能中断,尤其是降雨可能还会更强,还需要继续坚守岗位。”张伟说,即使台风远离后,也还要完成本次台风的复盘总结,尤其是服务过程中的不足,以便下次服务中改进。(晨报记者白斌斌通讯员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