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餐食品进入大众视野 仅有2.85%购买者能坚持三个月

新华社

想吃又怕胖、想瘦又不想动的“朋克养生”,让各种代糖代餐食品进入大众视野。目前,代餐食品主要包括奶昔、速食肉类、麦片、蛋白棒、控卡正餐等种类。调查显示,麦片、五谷粉/粥、代餐饼干是最多受访者尝试过的代餐类型前三名。在网购平台、电商直播平台上,代餐奶昔、蛋白棒等种类代餐近年来持续热销。

代餐产业潜力巨大,但不少受访者认为行业品牌鱼龙混杂。在营养健康、减肥增肌等需求驱使下,市场上涌现出大量“零卡、零脂、零糖、无负担”的代餐品牌。电商平台上各类代餐食品质量参差不齐,消费者评价褒贬不一,但其中不少销量仍十分可观。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代餐市场规模将达924.3亿元,预计2022年将达1321.8亿元。有受访者说,“代餐”就像是个万能标签,被部分商家任意张贴,试图变身“财富密码”。

买代餐容易,放弃代餐也容易。调查显示,超六成购买代餐受访者在1个月内放弃吃代餐。仅有2.85%的购买代餐受访者能够坚持吃代餐3个月以上。影响身体健康、没有吃饭的心理满足感、价格贵、没有减肥效果是受访者放弃代餐的主要原因。

从原理上看,多数代餐减肥就是吃出热量差。从市面上常见的代餐营养成分表来看,主要成分就是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人体所需的营养素。代餐食品控制热量摄入,借助赤藓糖醇等代糖来增进口感,同时通过可溶性膳食纤维遇水膨胀来延长饱腹感。

然而,配方不科学、质量良莠不齐、使用方法不规范等问题在代餐市场时常出现。近半数受访者认为,部分代餐食品的营养配方科学性存疑。长期只吃代餐食品会导致营养失衡,而人工甜味剂会扰乱肠道菌群引发消化功能紊乱。

代餐市场方兴未艾,尽快出台相关标准是当务之急。中消协表示,市面上不少代糖代餐食品加工、储存、运输等环节的食品安全很难得到保障。不少受访者表示,应该加快制定代餐食品行业标准。

避免虚假广告营销对消费者的误导同样重要。加强对网络销售平台管理,将代餐等食品纳入网络食品监管体系,也受到受访者的高度关注。(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