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是“全国爱牙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口腔健康 全身健康——从小养成刷牙习惯,一生乐享健康生活”。近年来,儿童口腔保健已逐步为家长所重视。让孩子从小明白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的密切关系,有利于提高口腔健康素养水平。
厦门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口腔专家提醒家长:龋病是儿童常见口腔疾病,会引起儿童牙痛,牙龈、面部肿胀,甚至高热等全身症状。龋病长期得不到治疗,可能造成儿童偏侧咀嚼,双侧面部发育不对称,还可能影响恒牙的正常发育和萌出。儿童是口腔疾病的高发人群,且发展迅速。为及时了解儿童口腔健康状况,早期发现口腔问题,早期进行治疗,儿童应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
喝完夜奶不清洁 宝宝牙蛀得只剩残冠
妈妈带着一岁半的男宝宝孟孟去厦门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就诊时,很是心烦,儿子上门牙都蛀得只剩下了残冠。接诊的儿童口腔科主治医师王静经过面诊询问,了解到孟孟每晚都要喝夜奶,且都是含着奶瓶睡觉的。父母觉得孩子还小,没想过夜奶后要给牙齿进行清洁。王静表示,在临床上,3岁以内患有喂养龋的幼童较常见。多是因为家长口腔保健意识不足,孩子喝奶后不清洁牙齿,饮食习惯不好,含奶瓶睡觉、糖分摄入没有控制等坏习惯导致的。她解释说,喂养龋也叫奶瓶龋,是由于不良的喂养习惯所致,最常表现为门牙唇侧面及邻面的环形龋坏。
幼童牙齿护理的关键是预防,预防大于治疗。对此,王静建议,婴幼儿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注意口腔清洁。另外,不要让1岁以内的婴幼儿喝果汁(100%纯果汁或果汁饮料) ,1-3岁的幼儿每天喝果汁的量要限制在120mL以内。
好容易治好乳牙 护牙不当恒牙又蛀了
5岁的圆圆很少开口笑,小小年纪的她已有12颗龋齿,一咬东西就疼。厦门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预防口腔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李辉莉为其进行根管治疗,才将其全口牙修复好。结果,父母以为圆圆的乳牙治好了,就不用管了。过了3年,父母又带着牙痛的圆圆来就诊,李辉莉一检查,发现她的恒牙(六龄牙)也蛀得厉害,之前充填的牙齿也继发龋坏,又需要恒牙根管治疗。家长表示疑惑,“不是治好了吗,为什么又这么严重?”实际上,这是错误的观念。
李辉莉说,儿童的乳牙在更换中,如果不好好维护口腔健康,不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及时治疗,会导致修复后的牙齿仍会继续被病菌腐蚀,新长出来的牙也会患上龋病。
要让孩子拥有口腔健康,家长首先要改变错误的观念。李辉莉感叹,她在工作中常常发现,严重龋齿的患儿在修复完坏牙后,家长就不当回事,也不带孩子复查、维护牙齿。结果,下一次来医院时,孩子常常是带着更严重的龋齿问题就诊。她呼吁,家长应建立正确的口腔健康管理意识,定期带孩子到医院预防龋齿。
另外,她还表示,同一家庭的几个孩子牙齿都不好的情况很常见,“有的老大满嘴蛀牙,老二也是,这是因为家长没有给孩子养成好的口腔健康习惯。”她强调,传统观念认为牙齿出现问题再去找医生,实际上,不能等到出问题了才就医,而是应该从孩子长出第一颗牙后就要及时到医院,为孩子建立口腔健康档案,关注牙齿生长情况。只需要每隔三个月或半年,找口腔医生看看牙齿,发现问题,及时把“小树洞”补一补,就不会出现不可弥补的“大树洞”。
出生就要清洁口腔 2岁开始学习刷牙
李辉莉还告诉记者,有的闽南人有个传统风俗:老人喜欢用糖腌冬瓜条泡水给孩子喝,认为可以清凉解毒,实际上这是单纯的糖水摄入,对牙齿没有益处。在任何年龄段,进食过多的糖都是主要的龋病因素。“保护牙齿,除了要有效刷牙,还要注意在两餐之间尽量不再摄入糖和甜食。过于频繁地摄入甜食,会降低口腔PH值,导致牙齿龋易感性增加。”李辉莉强调,控制摄糖的频率比控制摄糖的量更重要,含糖饮食一般建议少吃或饭后定时间进食,睡前刷牙后,就不再吃甜食和加糖的奶类、饮料。
两名专家都强调,清洁口腔应从婴儿出生开始。婴儿出生之后,即使一颗牙齿也没有萌出,家长也应每天用软纱布为孩子擦洗口腔。半岁左右牙齿萌出后,可以继续用这种方法擦洗口腔和牙齿表面。当多颗牙齿萌出后,家长可用指套刷或软毛刷为孩子每天刷牙2次,并清洁所有的牙面,特别是接近牙龈缘的部位。建议使用牙线帮助儿童清洁牙齿缝隙。
同时,儿童要在2岁左右开始学习用“圆弧刷牙法”刷牙 ,选择大小适宜的儿童牙刷,每两至三个月更换一次。当出现牙刷毛外翻或倒毛时,应及时更换牙刷,做到一人一刷一口杯。每天早晚刷牙,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2分钟,晚上睡前刷牙更重要。学龄前儿童很难完成精细复杂的刷牙动作,需要家长帮助和监督。
另外,对于6岁左右萌出的第一恒磨牙,不少家长缺乏应有常识,关注不够,没有采取积极主动的保护措施,导致儿童的第一恒磨牙龋损高发,且贻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期。因此,在第一恒磨牙萌出达咬合平面时,就要进行窝沟封闭这一最佳保护恒牙方法。窝沟封闭是一种无创技术,不会引起疼痛。建议孩子在6-8岁时可以进行第一恒磨牙(六龄齿)的窝沟封闭,11-13岁时可以进行第二恒磨牙的窝沟封闭。(文/本报记者 刘 蓉 通讯员 潘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