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瓷又称瓷雕,与瓷塑同源,是在未烧制的瓷土胚胎上通过镂雕、浮雕等雕刻技法刻出纹饰来凸现立体图案。制作法有捏塑、范模、印坯等多种。在入窑前,有素胎和上釉加彩两种,不上釉有的称“生瓷”或“反瓷”,上釉的以涂白、黄、绿等色釉为主。烧成后瓷质晶莹光洁,易于清洗,为人们所喜爱,是最能深入人们生活之中的一种民间工艺美术品。
雕瓷工艺兴于乾隆,盛于道光同治年间。清代乾隆时,朱琰所著《陶说》便记载了清代制瓷业为求多元性及多变化,差不多仿制各种有特色的工艺品。他指出:“戗金、镂银、琢石、髹漆、螺甸、竹木、匏蠡诸作,无不以陶为之,仿效而肖。近代一技之工,如陆子刚治玉……濮仲谦雕竹,……今皆聚于陶之一工。”由此可见,瓷雕工艺在当时的兴盛程度。至清代后期,整个中国的陶瓷工业日渐衰落,但在雕瓷方面却有了新的成就,当时涌现了很多雕瓷高手,如陈国治、王炳荣、李裕成都是当时公认的名家。
瓷雕的仿竹刻器物以文房用品较多,首推笔筒,次为臂搁,极富层次感。不少清代瓷雕作品不但技巧上乘,而且釉面没有耀眼的浮光,光泽静穆和谐。图案题材更是涉及广泛,山水、人物、花鸟一应俱全。
图中这件黄釉雕瓷秋江峡谷望雁图笔筒,便是清代嘉庆时期极具代表性的瓷雕作品。笔筒高15厘米,直径12.3厘米,平口,直壁,圈足。胎质细实,釉质肥润。全器满施鸡油黄釉,釉色透莹丰滋。通景雕瓷堆塑山水图,山峦叠嶂,奇峰峡谷,云漫山腰,云雾缭绕,一群大雁,成“人”字形从江上掠过。山上,瀑布泻挂,茅屋半隐,山下,砂砾崖石,古木参天,浅滩间,木桥横牵,水榭篱院,小舟泊岸,人影躅幢。筒壁上端一堣刻留堆瓷行书五言词一首“山店云迎客,江兴放船清”,落款“辛未年秋月”(公元1811年嘉庆十六年)。底部阴刻篆书竖式三排“大清嘉庆年制”六字款。
笔筒上雁飞成行的画面,表明的是白露节气三候之一“鸿雁来”之意。民谚有云:“白露秋风夜,雁南飞一行”“立秋知了催人眠,处暑葵花笑开颜,白露燕归又来雁,秋分丹桂香满园”。古人将白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鸿雁来”的“鸿”和“雁”都是候鸟,鸿为大,雁为小,是不同的两种。“来”指的是鸿雁从北方飞到南方之意,鸿雁为北方之鸟,故曰来。鸿雁二月北飞,八月南飞。
白露之后,暑气渐消,天气渐寒,对气候最为敏感的候鸟开始集体迁徙。由于从北方飞到南方,路途长远往往要飞上一两个月,因此,鸿雁必须在严寒气候到来之前,提前动身。大雁是仁义之鸟,在长途飞行中,雁群队伍总是组织得十分严密,常常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为的是能起到互相照顾、防御敌害等作用。笔筒上,创作者对于大雁个体形象的刻画虽了了几笔,却将雁群的阵形刻画得形象而生动,使其成了整幅山水秋景图的点睛所在。
此笔筒堆瓷技艺高超,刻刀精准纤细,布图严谨致序,场面视角开阔,意境深旷高远,纹饰美轮美奂,远山的层次、江水的波澜、山石的纹理、树木的枝叶、小舟的造型,无不刻画得惟妙惟肖、逼真传神,犹如国画中的工笔山水画,创作者以刀代笔,巧夺天工。综合观之,此件器物为官窑精品,极具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