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具盲盒受学生追捧 商品质量售后难保证

泉州晚报

拥有少女粉外包装的“惊喜大盲袋”、印有“限量款”的“猜猜盒”、外观精美的“幸运盲盒”……近段时间,备受年轻人追捧的盲盒成了文具店、精品店的“宠儿”,不少消费者甚至愿意花上数百元购买一个手办摆件盲盒。为此,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提醒广大消费者,认清“盲盒”本质,不要抱着“一夜暴富”的幻想,避免成为被营销收割的“韭菜”。

文具盲盒受学生追捧

记者了解到,所谓“盲盒”,最初诞生于日本,是在一个小的纸盒子里面装着不同样式的玩偶手办,因盒子上没有具体标明盒子里装的是哪一款,只有打开后才会知道自己抽到什么,故称之为“盲盒”。

市场上,“盲盒”的单价一般在30元—80元之间,近年来吸引了很多年轻人的追捧,有的人把这些玩偶当作情感的承载物,以此来缓解自己现实中的工作或学习压力;而有的人基于收藏的文化潮流,为此豪掷千金而欲罢不能。

除了手办摆件盲盒外,文具盲盒也受到市场的追捧。在市区东涂街一家文具店内,记者看到了多个系列的中性笔盲盒。一名正在挑选中性笔盲盒的学生告诉记者,她想要买的这款盲盒共有六个卡通人物形象,一盒5元。对比普通的中性笔,盲盒中性笔的确会贵一点。此前她已买过一个中性笔盲盒,但笔上的卡通人物形象不是她想要的,希望这次能抽中她心仪的卡通人物款式。

记者走访市场发现,除了中性笔盲盒、橡皮擦盲盒、尺子盲盒等特定的文具盲盒外,还有包含笔记本、笔袋、吊坠笔、便利贴、文件袋等文具的“一箩筐”盲盒,这类盲盒更充满着惊喜性,整体售价也更高一些。

中奖率、质量难保证

据市市场监管局相关人士介绍,当前,有的经营者产品本身并没有过硬的竞争力,只想着蹭“盲盒”的营销热度,有的经营者将“盲盒”当做是“清库存”的工具,伴随而来的一些问题不容忽视。

一是信息不对称,消费者购买盲盒时无从知道自己购买产品的相关信息,到手的货品可能与宣传相差甚远。二是交易不透明,部分商家宣传“盲盒”会有一定概率抽到“隐藏款”,让消费者感觉到惊喜,但“隐藏款”的中奖率无从知晓。三是退换货困难,基于商品性质的特殊性,一般购买“盲盒”都提示拒不退、换货,卖家会直接拒绝消费者的退货请求。四是商品质量售后难保证,“盲盒”内一般仅放置几十元内的商品,有的不良商家甚至将“三无”产品放入,质量堪忧。

与成年人相比,未成年人没有经济来源,而且心智尚未成熟,很容易滋生攀比心理,购买“盲盒”上瘾。家长对孩子购买“盲盒”应多引导,引导孩子结合经济能力按需购买,不要过分沉迷、避免成瘾。

索要购物票据以备维权

对此,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提醒消费者,“盲盒”其实只是一个娱乐化的消费品,并不具有天然收藏品的自然美感,或艺术大师加工的价值提升,收藏的意义并不大。很多时候,手办类产品价格上涨只是由于炒作的结果,消费者切莫对所谓的“隐藏款”盲目跟风。

同时,消费者应注意“盲盒”具有不确定性的本质,认清并防范商家过度营销的套路,拆开“盲盒”既有可能因高于预期而惊喜,也有可能因低于预期而失望,切勿跟风与攀比,要结合自身经济能力、消费需求和兴趣爱好等理性消费、量力而行。

此外,购买“盲盒”时,要尽量选择信誉高、口碑好、售后服务完善的商家进行交易,同时,还应注意索要和留存发票等购物票据、经营者广告宣传信息等作为事后维权的凭证。当自身合法权益受损时,要及时与经营者沟通协商,协商不成的可通过拨打12315投诉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方式进行维权。(□本报记者 陈云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