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品牌迎来最佳发展时机 企业协同发展共克难关

泉州晚报

近年来,民族品牌在民族自信的基础上得以迅速发展,“国货崛起”的声音不绝于耳,有机构认为,民族品牌正迎来难得的复兴机遇。

站在“十四五”的开局之年,面对国际国内的各种挑战,作为民营企业活跃区,泉州各界要如何继续增强发展信心,不断创新,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本期民企观察站特别邀请了泉州籍业界精英,结合日前福建省工商联、泉州市工商联召开的泉州市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就此问题进行讨论。

国民品牌迎来最佳发展时机

主持人:面对新的发展格局,企业家要如何增强发展自信心呢?

周少雄:面对新的国际环境,给我们发展带来新的思考,从外循环来看,企业国际化的发展受阻,疫情影响了企业国际化的步伐。但从内循环来看,民族情感、自豪感增强,国内品牌迎来发展时机。这在运动行业表现比较明显,安踏、李宁等品牌最近的增长速度飞快。民族自信带来了国人对国民品牌的认同,消费者不再“崇洋媚外”,更愿意买国内品牌,服装、消费品都是如此。机遇中蕴含挑战,随着消费业态的升级、消费人群更加细分,对企业柔性制造、快速反应、数字化运用都提出新的要求和考验。面对这样的情形,市工商联和广大民营企业更要坚定理想信念,聚焦实业、做精主业,大力培育弘扬企业家精神,把企业发展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把实现个人梦想与“中国梦”结合起来,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服务高质量发展。

林孝发: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14亿人口和4亿中产阶级潜藏着巨大的消费力,新生代、银发一族等新消费群体崛起,大众消费从“温饱型”向“质量型”转变,从“关注性价比”向“注重体验”转变。定制、智能消费需求增长,互联网、银发族、新生代成为消费升级关键词。放眼世界,经济全球化、“一带一路”合作正助力中国制造业提升全球竞争力。

龙头引领 协同发展共克难关

主持人:原材料上涨、海运运费高涨,是今年来企业普遍面对的问题。面对共性难题,企业要如何提高自己的效益呢?

许金升:中小企业在成本上涨的冲击下,产品附加值将进一步萎缩,企业如果不创新转型,毛利将越来越低。泉州作为民营制造业强市,不少企业仍停留在信息化3.0时代,建议政府大力支持企业打造数字化工业互联网平台,进一步挖掘产业供应链交易数据的金融价值,减少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让他们有财力加快信息化转型升级。

林孝发:目前中小民营企业面临几大困难:一是生产要素成本上涨。劳动力由实方市场转向卖方市场,原材料价格上涨;二是企业发展规模小,集约化程度较低;三是科技创新能力弱,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四是融资难、融资成本高。自筹资金依赖性强、前期不规范,信用低,贷款手续复杂;五是专业技术人才引进难、留存难。建议进一步发挥龙头引领作用。

王希仁:建议创新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模式,重点扶持高端装备制造企业,鼓励和支持成套主机设备生产厂家与供应配套企业协同发展。主机厂做强不做全,带动供应配套企业形成完整产业链,共同突破技术障碍,提升区域产业的核心市场竞争力。

周泗进:无论在什么时候,企业都要不忘初心,静下心来,用心把产品做好。支持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依然是过硬的产品质量,扎实推进,有沉淀,持续“种树”,就会有结果。

企业应提升高层人才管理水平

主持人:产业要发展离不开人才助力,未来泉州要着重从哪几方面助力营造最好的人才环境呢?

林孝发:当今社会已经从“人口红利”加快向“人才红利”转变,结合产业升级需求,这就需要打造与之匹配的人才环境,政府对人才引进、产业环境提供必要的支撑,营造良好生态环境,提供完善配套的生活、教育、医疗环境。

王希仁:我提三点人才方面的建议,一是加大职业教育学校的建设,和企业共同培养制造类技工队伍;二是引导企业提升高层人才管理水平,帮助企业从“机会成长型”向“能力成长型”的转变,举办各类高水平经营管理、销售管理及质量管理类培训班;三是加强先进制造技术及智能化车间探索方面的校企合作,鼓励在民营企业中合作建立创新研发中心和实验室。

创新成就品牌自信

高质量发展,创新很重要,只有创新才能自强、才能争先。无论是面对数字化转型浪潮的到来,还是疫情之后消费习惯的进一步改变,市场不断在变化,不确定因素长期存在。作为全省GDP领跑者,泉州依靠庞大的民营企业群体闯出自己的发展之路。站在新的时代起点之上,回顾过往,大浪淘沙,如今走在前列的优秀泉企身上无一例外都有不断创新发展、适应变化的基因。

居安思危,危中寻机,面对困难不退,面对顺境不怠。稳住实业大盘,把产品做精做细,持续创新改进过程中,积累了品牌美誉度,众人拾柴,正是由于有无数这样的优秀民企,才逐步树立了国民品牌的自信心,迎来了最好的“国货之光”消费窗口。换句话说,这一利好信息的到来,既是国家实力的体现,也是所有优秀民营企业不断创新、共同努力的结果。(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