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海漂垃圾变身“艺术品” 呼吁大家守护海洋环境

泉州晚报

蜿蜒的枝干夸张地延伸着,上面垂挂着一个小灯泡;边缘不规则、表面附着贝壳的木块,被制作成别有意趣的摆设物;经过海水冲刷的红砖表面有浅浅的坑,坑里栽种着多肉植物……看到这些古朴自然的文创艺术品,令人顿生喜爱。

令人惊讶的是,这些作品大部分取材于海边无人问津的海漂物,比如船木、贝壳、黑珊瑚、鹅卵石等。而这些艺术品的作者,出自43岁的晋江金井镇塘东村村民蔡竞翔之手。

文创赋能 百年老宅打造“海漂陈列馆”

今年3月,征得家族成员的同意,蔡竞翔将拥有百年历史的老宅改造为“海漂陈列馆”。在这个目前还相对简单的“海漂陈列馆”里,陈列着十多件经过蔡竞翔改造的海漂垃圾作品,造型独特的船木、栽种着多肉植物的瓦罐、形态不一的贝壳,作品虽少,却个个精致。

今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在金井镇政府和公益机构的支持下,蔡竞翔的“海漂陈列馆”迎来首场公益活动“守护幼鱼”。“这些从海滩上捡来的浮木、海生物壳等漂流物,经过收集、改造,变成如此精美的艺术品,实在令人赞叹。”现场参观者赞叹不已。

蔡竞翔说,目前他正在整理每个作品的知识卡片,包括组成作品的每个海漂物具体信息。今后,他还打算把体验融入陈列馆,让来到塘东的游客都能去体验捡拾海漂垃圾、体验垃圾的改造制作,通过体验更好地了解海洋文化,懂得珍惜、保护海洋。

守护海洋 让海漂垃圾变身“艺术品”

对于自幼在塘东村长大的蔡竞翔而言,儿时的那片海是他难以忘怀的记忆:“那时候的海滩干净柔软,海水很蓝。”

2011年,在晋江市区从事动画设计的蔡竞翔发现,塘东触角沙堤上的海漂垃圾越来越多。于是,只要回村里,他就会带上一个塑料袋,一边在海边散步健身,一边捡拾海漂垃圾。“有一次看到一块海漂木,造型很有国画意境,就捡回来重新组装。”学过美术、从事设计的蔡竞翔发现,这些垃圾只要稍加改造,就能变成特别的艺术品。

2014年,蔡竞翔回到村里,想用自己的专业特长为家乡做点事。7年来,他日复一日,将这些海漂垃圾捡回家,经过清洁处理后,根据每件素材的造型特点进行搭配和组合,创造出一件件别具特色的艺术品和生活装饰品。

让他欣喜的是,触角沙堤上的海漂垃圾逐渐少了,环境也在发生积极的变化。不仅专业清洁队伍常态化清理垃圾,来这里游玩的市民和游客也常常自觉捡拾走海边的垃圾。(□本报记者许雅玲 陈起拓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