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建筑将要保护与修缮 工匠行业发展有时机

福建日报

保护传统建筑,还原其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之美,离不开传统建筑工匠。

目前,我省有8121栋历史建筑被列入保护名录,还有许多具有一定保护价值和建成历史、能够反映历史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的传统风貌建筑。作为它们营造和保护的关键要素之一,传统建筑工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这样的背景下,培育一批高水平传统建筑工匠成了当务之急。今年7月1日,《福建省传统风貌建筑保护条例》正式实施,这是全国首个专门保护传统风貌建筑的地方性法规。《条例》明确,承接传统风貌建筑修缮工程的单位应当配备具有修缮技艺的技术工人。

但眼下,散落在民间的传统建筑工匠面临“人去技消”的困境,年龄结构偏大、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技艺传承后继无人等情况突出。一边是修缮营造的庞大需求,一边是行业面临生存困境且日渐没落,如何破解矛盾?本期《关注》带来记者的观察。

不可替代,传统建筑需高水平工匠

如果不是张佛生,70多岁的老木匠张伯杰可能很难再拿起木工刨了。

前些年由于活不多,徒弟大多转行,从业50多年的张伯杰一身抬梁穿斗的绝活后继无人,慢慢较少参与传统建筑修缮工程。大部分时间,他离开龙岩市连城县新泉镇西村老家,在福州照顾孙子。

张佛生,是连城县新泉镇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协会会长。今年5月正式成立的协会,不仅集纳了新泉镇及周边乡镇的大部分传统建筑工匠,还安排58个会员对当地传统建筑进行一人一栋或多人一栋的“对口管护”,其目标是保护与发展新泉传统村落,并对古宗祠、古民居、古建筑进行管理和维修。

作为张佛生的同乡和同学,张伯杰很快得知协会成立的消息并成为会员。时值暑假,不用接送孙子上学的他回到新泉,积极参与协会组织的传统建筑修缮工作。“在新泉镇,除张伯杰之外,经验丰富的大木作工匠已不多,必须请他‘出山’。”张佛生说。

目前,新泉镇拥有包括红色革命旧址在内的70多处古民居,修缮中的国保单位开国中将张南生故居——张氏民居思源堂就是其中之一。“新泉现在保护传统风貌建筑的主要方向,是革命文物的保护与发展,并进一步进行红色旅游开发。”新泉镇党委书记吴怀生表示,这项工作中,协会作为一种社会力量,发挥了很好的助力作用。

比新泉镇更需要传统建筑工匠的是长汀县。当前,长汀县正全面开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利用工作,一大批项目正陆续进行。长汀县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廖夙志告诉记者,在这其中,特别是在传统建筑修缮中,需要与工匠紧密合作,确保各项工程保质保量推进。

毗邻长汀县的连城县宣和镇培田古村落始建于南宋,现有村居仍然较好地保存了明清时期的风貌,千米古街两侧保存着30余幢“九厅十八井”形式的高堂华屋、21座宗祠、6个书院,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5处,省级文保单位28处。

宣和镇党委书记陈聚水告诉记者,近年来,当地累计对培田村投入2000多万元,对衍庆堂、衡公祠、锄经别墅等建筑单体进行修旧如旧的抢救性维修。这其中,工匠发挥了重要作用。

来自省住建厅的数据显示,我省共有8121栋历史建筑被列入名录体系,对它们的保护与修缮,需要一大批高水平的工匠队伍。

人才短缺,传统技艺面临断档失传

虽然对传统建筑工匠的需求日渐增长,但工匠紧缺的形势却十分严峻。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传统建筑工匠大多分散在民间,由于单个工匠或实力较弱的施工队大多不能中标传统建筑修缮工程,所以他们必须依附企业或知名度较高的老工匠才能找到活计。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行业低迷后,工匠的数量已经难以支撑行业的发展。

63岁的蒋钦全,是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50年前,作为泉州市惠安县崇武镇五峰村石雕名匠之后,蒋钦全进入石雕行业,开始了家族匠艺的传承之路。如今,蒋钦全创立的泉州市古建筑有限公司成为省古建筑专业龙头企业,其自有的石雕公司、木雕厂、设计院及传习所,可承建各类仿古建筑工程,培养了一大批传统建筑工匠。

多年来,在投身传统建筑工程的同时,蒋钦全不断为传统建筑人才培养鼓与呼。

“传统建筑传承与保护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人才问题。”蒋钦全表示,很长一段时期,传统建筑工程量减少,市场对技术工人的需求有限,愿意从事传统建筑技能学习的学徒越来越少。如今,传统建筑保护如火如荼,但传统营造技艺正面临断档失传的困境。现有的工匠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影响传统建筑修缮和营造的总体水平。

培养一名优秀工匠绝非一日之功。一门技艺学三年、帮三年、看三年,然后才“满师”。由于学艺之路漫长艰辛,已经少有年轻人愿意投身此道,许多人学艺不到2年就另谋出路。

即便是对传统建筑工艺有兴趣的年轻人,也倾向于选择更为新颖的路子。“90后”长汀人黄水荣,大学毕业后开了一家木作工作室,钻研创意木质家具和手工艺品。“我准备向老木匠们拜师学艺,但我的目标不是从事传统建筑修缮和营造,而是创作一些满足年轻人品味的木制品。”黄水荣说。

如果不是儿子吴有爱“浪子回头”,培田村耄耋老人吴长生的木作技艺也可能后继无人。“按培田本地话,木是笨的意思,曾经木作手艺人并不太受人尊敬。”吴有爱说,“我父亲17岁开始跟家族长辈学习木作技艺,但年轻时的我不想子承父业,更想外出闯荡。”

2009年,在外从事公路土建工作的吴有爱被父亲叫回培田村,踏入传统建筑修缮行业。有了父辈的传授,吴有爱快速成长,并获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培田古村的保护与再造中,他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2年,吴有爱的家族花费600多万元,以“九厅十八景”等传统技艺将自家祖宅改造为民宿,取名似续堂。“我们请了当地几十名工匠,耗时五年,为的就是呈现一个具有当地特色的传统风貌建筑,让传统建筑技艺能够传承与发展。”吴有爱说。

吴有爱是幸运的,他抓住了行业发展的时机,传承了家族技艺,并因此积累了资本。在我省,大多数传统建筑工匠并不能获得稳定的收入,他们渐渐转行,许多技艺就此失传。如何发掘并培育好他们,成为行业发展迫在眉睫的事。

发掘培育,推动工匠队伍规范壮大

面对传统建筑工匠的庞大需求和人才匮乏现状,我省正多方聚力,着力培育传统建筑修缮技艺人才。

省住建厅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省住建厅发动各地市、县(区、市)住建局,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竞赛、建立“工匠库”等,积极发现散落于民间的修缮技艺传承人和传统建筑工匠。全省各地已经陆续出台相关政策,为传统建筑工匠创造就业、培训机会,让工匠们从“吃不饱”到“吃得好”。

政府搭台,匠人唱戏。2016年开始,福州市举办古建筑保护管理和施工技术人员培训班,现已举办至第六届。目前该培训班已培训学员近千名,涵盖各类工匠、各县(区、市)文物及历史街区管理人员等。

在长汀,于2020年举办的“名城杯”客家传统手工木工技能竞赛,吸引当地28支代表队83名选手参赛,其中年龄最大的为74岁,最小的为26岁。通过理论考试和技能实操综合考评的方式,长汀发掘和评定了一批拥有传统木工技艺的本土人才。

2020年,为做好工匠技艺传承,我省出台了《传统建筑修缮技艺传承人和传统建筑修缮工匠评定管理办法》,并正在开展第一批省级传统建筑修缮技艺传承人(共有62名申报人)和传统建筑工匠评选。今年7月,首批省级传统建筑修缮技艺传承人名单进入公示阶段。

省住建厅有关负责人介绍,获评省级传统建筑修缮技艺传承人,需要10年以上相关经历,掌握精湛的传统建筑建造技术,实践经验丰富、成绩卓著,并能积极培养接班人,为传统建造技术传承作出贡献。省级传统建筑修缮工匠则须掌握传统建筑建造技术,实践经验丰富,在我省从事传统建筑建造和修缮工作5年以上。

在民间,有越来越多像连城县新泉镇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协会这类社会力量,拢聚传统建筑工匠,培训传统技艺。2011年,蒋钦全建造了泉州市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传习所,从传习所走出去的一批批优秀人才,已成为闽南传统建筑界的骨干精英。

今年上半年,长汀县名城委启动长汀县客家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传习所项目。该项目投资300万元,建筑面积约700平方米,目前已完成了展陈大纲、项目招标综合评估标准,并于7月21日开始对项目设计的公开招标进行挂网公示。

工匠们也有望走新职业发展道路。记者了解到,我省有关部门正进行摸底调研,考虑将传统建筑修缮工匠纳入新职业发展体系。

技艺传承,呼声已久。当前,我省正搭建平台,创新体制机制,营造传统建筑工匠创新发展的良好氛围,助力他们实现更大的价值。(本报记者 游笑春 通讯员 苏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