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家了,这是我的新号码,太感谢你们了!以后多联系。”8月5日早上,67岁的老杨一回到山东老家,第一件事便是买新手机,给漳州市救助站工作人员打电话、发视频,他除了报平安,还在视频里向工作人员咨询回家后一些相关手续如何办理。救助站的工作人员耐心地一步步解答。
老杨能回家,多亏了救助站工作人员数月来的付出。4月29日,漳州市救助站社工在街面开展服务时,在市区一大桥下,发现了流浪拾荒的老杨。经过数次交流沟通,社工们发现,时常穿着一身部队服装的老杨与一般的流浪拾荒者不同,身材消瘦,却身姿挺拔,表达清晰,待人友善。也由此,社工们心生疑问,老杨为何会在漳州流浪拾荒?
原来,老杨有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坎坷经历。老杨是山东单县人,上世纪80年代,他当兵退伍后,因妻子离世,遂远离家乡,跟着当地一老板到漳州务工,主要做路政工程。20多年前,老杨在市区一工地务工时,被挖掘机砸到头部,在医院治疗了40多天才出院。出院后,老杨与老板失去联系,相关证件也丢失了。由于头部受伤,工作能力受到影响,再加上证件丢失没有身份证明,老杨找不到工作,又不想回家,无奈之下,开始了流浪拾荒生活。
“你现在想不想回家?”
一听到“回家”,老杨的眼里闪过一道光芒,但很快又恢复平静:“能回去就回去啊,可是回不去,能回去总比现在好。”
救助站工作人员感受到老杨内心的渴望,“我们一起来努力,争取帮你回家!”
老杨口述的具体家庭地址,救助站的工作人员上网查询不到,寻求警方帮助。“民警为他做人脸识别请他站到摄像头前时,他‘蹭’一下子站了起来,站了一个非常笔挺的军姿。通过这些细节,我们就更加确信他是一名退伍军人。”但之后警方告诉救助站工作人员,由于没有二代身份证,再加上老杨受伤后头部凹陷了一块,时隔多年容貌变化极大,人脸识别查询无果。
老杨笔挺的军姿让工作人员受到启发。“我们确定他是退伍军人后,就想办法从当地有关部门入手寻找线索。”工作人员介绍,由漳州市救助站向单县救助站、退役军人事务局、武装部等部门发函,希望能找到一些线索,可是过了几天,收到这些单位的回复均是查无此人。
工作人员感到几分沮丧,但没有放弃。一方面,他们继续与单县有关部门沟通,希望他们能再仔细找找;另一方面,他们开始查看各类寻亲栏目,希望能获取一些线索。
努力没有白费。7月9日,老杨的弟弟打来电话,称从当地有关部门获得老杨寻亲的消息,希望与救助站联系确认,他同时发来老杨的户口本,救助站的工作人员进一步确认了老杨的身份信息。
原来,长期的拾荒流浪生活让老杨对许多事情的记忆模糊不清。出生日期记错,口述的名字与其户口本上的名字也有一字之差,才导致当地有关部门没能第一时间查询到他的身份信息。老杨的弟弟表示要来接老杨回家。救助站的工作人员赶紧把这一消息告诉老杨。让人想不到的是,渴望回家的老杨竟犹豫了,他似乎不太愿意和家人见面。
而这背后,又是一段让人心酸的往事。当年老杨的妻子生病,急需用钱,老杨向他弟弟借钱,他弟弟没有及时伸出援手。老杨的妻子后来离世,老杨因此和弟弟有了芥蒂,不再往来。他弟弟提出要与老杨通话,老杨也拒绝了。
“针对老杨的情况,我们请心理咨询老师来帮忙辅导,希望能引导其打开心结,并给他做政策讲解,回去后能享受什么样的相关政策来保障生活等。”工作人员说,经过一段时间的耐心沟通辅导,老杨终于答应和亲人和解,让救助站帮助他回家。
数月的接触,老杨和漳州市救助站的工作人员成了朋友。8月1日,工作人员带着老杨来到餐馆,为当过兵的他过一个阔别数十年的节日。已二三十年没进过餐馆的老杨显得十分拘谨,也很激动。席间,他饱含热泪,顾不上吃饭,一个劲地说着感谢的话。8月2日,社工们把老杨接到救助站,为其回家做最后的准备。“因为疫情的原因,家人没办法来接,老杨提出自己回家。我们就教他如何坐车,把详细步骤一步步写下来给他;我们还教他回去后如何与家人相处,回去后如何办理相关手续、如何咨询政策等;还把我们的联系方式写给他,让他有问题就找我们。”工作人员还为老杨购买了礼物,一台收音机和一个保温杯。他们说,能获得老杨的信任让他安心回家,数月的付出和努力都值得。
8月4日早上,老杨踏上回家的火车。8月5日,老杨顺利到家,“我不止和家中的亲人团聚了,我还多了你们这些亲人!谢谢”电话那头,老杨激动地对漳州市救助站的工作人员致谢。
(本报记者 周杨宁 文/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