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街小巷换上新面貌 居民共建美好生活

泉州晚报

“环境好了,生活也舒适了。”严琼琼,今年79岁,退休老教师,在仁风社区住了60年,社区的环境变化,她都看在眼中,也从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她经常到楼下的小公园锻炼,而之前,需到远点的东湖公园去。

这得益于丰泽区东湖街道仁风社区进行“城中村”综合治理,社区结合背街小巷的自有传统,把老旧的街巷改造出特色,为附近的居民添了一处景致,市民也因此得到实惠。昨日,记者走进这些背街小巷,感受新变化。

背街小巷“靓”起 居民拍手叫好

上午9时30分许,记者从靠近温陵路的河岸路走起,沿着东环城河到东街的东门头,再到仁风街走了一圈。

河岸路前半段是平常的水泥路面,走了100多米,变成红色的水泥路面,整个路面整洁明艳,道路两旁的墙壁上绘制了文明创城的标语和彩绘,路面每隔一段距离,都有太阳能路灯和仿古灯笼。空中“蜘蛛网”不见了,各种线缆整整齐齐。

东环城河两侧的道路路面也是红色的水泥路面,道路两侧布置微型的绿化盆景,种植各种花花草草,绿意盎然。东环城河的状元桥上,三角梅、炮仗花从岸上垂到河面。岸边仿古木渔船中,种有月季、桂花,迎风招展。桥头的空地上,车辆停放有序。

不仅如此,片区河岸路、东环城河等老化的排水排污管道也进行改造,排水功能得到提升,积水问题得到解决。

背街小巷面貌焕然一新,周边居民无不拍手叫好。今年70岁的刘培珍,从小就生活在这里,见证了仁风社区从“城中村”变成“城中景”。她说,2020年之前,河岸路道路破损,坑洼不平,空中和民宅四周悬挂着蜘蛛网般的线缆。虽然保洁清理做得勤,但围墙下、民宅旁,仍不时可以看到污水和垃圾。现在重新铺了水泥路,改造了空中的电线和地下的污水管道,重新装了路灯,路面干净了,路灯亮了,整个环境提升了,居住也舒适了。

“我们织好‘三张网’,整治‘天、地、人’乱象。”仁风社区居委会主任王海虹介绍说,一是规整“蜘蛛网”。针对各通讯运营商杂乱安装线路,且与强电线路混合捆绑等现象,召集电信、移动、广电等运营主体集体商讨制定规整方案,投入13.5万元,完成公共区域杂乱的强、弱电线规整,并为靠墙的网线套上线盒进行美化。二是畅通“管道网”。针对路面坑洼及地下排水排污设施老化堵塞、污水横流,影响出行等问题,委托第三方全面评估、制定市政管线规整方案,投入110万元,疏浚、改造河岸路、东环城河两岸严重老化的排水排污管道1000余米,硬化修缮破损路面3660平方米。增设视频监控6个,“全覆盖”安装路灯320盏。三是落实“责任网”。针对“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泼乱倒、乱扯乱挂、乱贴乱涂、乱占乱用”等乱象,划分3个网格,建立网格人员“全包”负责制,常态化进行巡查,快速处置市容脏乱、河道排污、占道装修、违章搭盖等问题,并对网格中出现的各类矛盾问题快速调解,及时协调解决超出职责、能力范围的问题。

留住了烟火气 改出了新面貌

仁风社区的背街小巷随处可见墙上的彩绘。状元桥头往崇福路,有一处两三层楼高的落差,阶梯旁墙壁上有关于诗书耕读、古仁风牌坊群、古人参加科举考试等的3D彩绘。拾级而上,让人有种穿越时空的感觉。

从状元桥头到东门头的电线杆、民宅墙壁、围墙、护栏,也分布着奉茶文化、火鼎公火鼎婆、少林功夫等泉州元素的3D彩绘,因为现代元素的融入,文化韵味可观可感。

仁风社区党委书记苏泽星介绍说,古代的仁风门是泉州七大城门之一,古称“东门头”,有过泉榕古道、赐恩路、牌坊等历史印迹。去年以来,社区以“老城根故事”为核心,在东环城河两侧墙体彩绘、宣传栏展示“急公尚义”“少林寺遗址”等古迹、事迹,讲述泉州历史文化和仁风故事。

他介绍说,根据街巷、围墙坐落情况,建设约400米长的党建文化长廊,通过图文并茂形式,在墙体上彩绘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廉洁文化、家风家规家训、移风易俗和扫黑除恶等内容,在房屋墙体卡通彩绘“东西塔”“钟楼”等泉州元素,增强“城中村”人文气息。建设农村耕作文化区和体验区,宣传农耕文化、回忆农耕乐趣。

“墙壁上再现泉州历史文化事故,也再现小时候的生活场景,很有烟火气。”严琼琼说,背街小巷改造后,不仅种了许多花花草草,巷子亮堂了,路面平整了,而且还留下了老底子的泉州味道,行走在这里,仍然能感受到泉州的烟火气息,又能看到崭新的变化。

共同参与建设 造就美好生活

2020年以来,仁风社区围绕“整旧、治乱,添绿、增美,扬正、蕴文,自治、共享”思路,精准谋划、精心实施,有序有效推进美丽社区建设,致力打造“城中村”综合治理“变身换装”典型样板。规划并陆续启动11个建设项目,包括“城中村”消防整治、用电整治、成立仁风河岸业委会、排水排污管道改造、片区封闭管理(智能管理系统)、平安建设监控系统及道路亮化、道路整治、党建文化长廊建设、规范停车位、建设社区公园、“老城根故事”文化理念传播等。

“大家共同参与,建设美丽社区。”苏泽星说,社区的改造得到居民的支持,他们出资出力。社区还充分调动居民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引导居民自发组建7支独具特色的自治组织工作队伍,定期进行相关业务培训,着力提升自治水平和能力。社区还组建了老年志愿、巾帼志愿、医疗志愿、邻里志愿等不同专项社区志愿者队伍,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还根据社区的实际情况,合并仁风、河岸两个自然村的住户成立“仁风河岸片区业主委员会”,探索成立以社区“两委”成员、下片民警、老年协会会长、小区物业经理及出租屋房东为主体的房东协会,引进物业管理公司,搭建起“城中村”原有居民与物业管理公司、社区之间沟通的纽带,提升管理整体水平。

记者在采访时偶遇丰泽区直挂钩单位老干部局的干部职工,他们发动辖区老干部、老党员组建志愿服务队,参与宣传、文明行为督查、社区环境保洁等。正是有了这些力量的共同参与,才使得社区环境变得越来越美好。(本报记者 王金植/文 张九强/图)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