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行走在霞浦县牙城镇凤楼村的千亩白茶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幅鲜叶正飘香、茶农采摘忙的乡村图景。
“这片白茶基地有1200亩,其中400亩茶叶今年迎来丰收,预计每亩的利润在5000元以上。”看着绿意盎然的茶山,凤楼村党支部副书记白洪寿抑制不住脸上的笑容。
近年来,该村立足地理、生态优势,坚持以农带旅、以旅兴农,大力发展有机白茶、油茶等产业。目前,全村已种植茶叶3500多亩,去年实现总产值4500万元。
茶叶变“金叶”,带富了一方百姓。凤楼村早已不是过去那个地处偏远、贫穷落后的小村庄。“现在的日子比以前好多了!过去客商来村里收茶青,一斤才卖90元,如今能卖到150元,几乎翻了一倍。我自己种了13亩茶,去年收入近12万元。今年行情更好,收入就更高了。”凤楼村村民陶方岳坦言,在过去,由于青壮年大量外流,凤楼村留守的多是六七十岁的老人。虽然家家户户种植茶叶,但由于信息闭塞,又没有加工厂,导致茶叶价格经常被采购商压低。后来,随着一批经济能人返乡创业,为陶方岳这样的普通村民带来了致富的机会。
2017年春节,受凤楼村村干部的邀请,在内蒙古工作多年的乡贤陶大钡踏上了返乡创业之路。在经过多方考察后,陶大钡决定引入内蒙古的有机肥,种植有机白茶。2018年,陶大钡成立了福建蔬语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始建设白茶基地和茶叶加工厂,成品白茶直接销往厦门。
山上种茶山下香。有了茶叶加工厂,拓宽了销售渠道,茶叶价格节节攀升。“现在,自家采的茶可以让加工厂帮忙加工,村里的白茶基地又吸引了更多客商,茶叶的价格自然上涨。”今年68岁的村民林金珠正在白茶基地里采摘茶叶。与去年相比,她种植的茶叶每亩可增收3000元。农闲之余,她就来白茶基地里帮忙,一天能赚300元。
像林金珠一样的村民还有不少。今年春茶采摘季,白茶基地和茶叶加工厂不仅吸纳了村里的闲置劳动力,还从周边乡镇聘请了不少采茶工,每人每天能收入200元至400元。
茶业兴,村民富,一方水土养富了一方人。发展茶产业是凤楼村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一个缩影。2018年以来,凤楼村投资30万元建设美丽宜居村庄,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提升。在发展特色农业的基础上,该村还加快开发有机白茶基地、油茶基地、林下经济、田园观光等配套建设的乡村旅游业融合发展综合体。2020年,凤楼村村财收入18.3万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1.7万元,一幅生机勃勃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接下来,我们还计划进行整村改造,引进农家乐项目,进一步推动农旅融合发展。”提及凤楼村的未来,凤楼村党支部书记兼主任黄佑良信心满满。
(记者陈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