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警支队运用“扁担平衡”方法 泉州市区临漳门环岛通畅了

泉州网

一直以来,泉州市区临漳门环岛交通流量较大,加之环岛各相交道路交通资源分布不均内、岛内交织段短、机非冲突频发等问题,进一步降低了通行效率。最,市交警支队运用“扁担衡”方法,采取消除机非冲突、衡资源分布、优化路径引导等措施,缓解临漳门的交通拥堵。如今市民经过就会发现,临漳门环岛通行顺畅了不少。

设置环岛非机动车道 增设路面指引标志

据悉,从今年3月底开始,市交警支队便对临漳门环岛的交通组织进行调整。针对环岛内非机动车无序通行,机非冲突降低通行效率、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设置了一条绕环岛闭环通行的非机动车道,并用护栏隔离,保障非机动车通行安全。同时在笋江路旱闸出入口、环岛往江滨北路南侧出口处的车流量大、车速快,靠机动车自觉礼让行人难以解决的位置,增设两组行人过街信号灯。

临漳门环岛有五个路口交叉,相互之间距离较短,车辆可能因不清楚路径产生冲突影响通行效率和安全,部分绕岛通行车辆也易受大交通流量包围难以出岛。针对上述问题,在进出临漳门节点前后位置增设了路径指引标志和路面指引标识,使出行者便于提前选择车道顺利进出岛,提升通行效率。

临漳门环岛的城西路进口处只有两车道,此前经常有车辆大排长队。此次交通组织调整,在城西路进口处增设一条车道,增加通行能力。

采用“扁担衡法” 提高路口通行效率

据市交警支队设施大队相关负责人介绍,从地理区位上看,笋江桥好比一条扁担,桥两头连接的临漳门节点、浮桥五岔口节点好比扁担的两头负重。民警通过浮动车测量、仿真模拟等方法,测算出临漳门节点与浮桥五岔口节点之间的通行时间,再结合交通流量特征对临漳门环岛红绿灯进行调整,实现了时间的无缝衔接,降低交通延误,衡交通流态分布。通过“扁担衡”的方法,均每辆机动车通过临漳门节点时间可降低延误3-5秒。

据了解,交通组织调整两个月以来,临漳门环岛处的通行效率明显提升、排队长度减少,交通延误降低。以拥堵突出的城西路为例,早高峰最大排队长度由124米减少至61米,延误指数由60.44缩短至37.43,整个路口综合评级由C级上升为B级(共A-F六级,A级最优)。

交警提醒,临漳门公交站点因距离信号灯出口较,影响交叉口车辆通行效率,公交停靠时影响非机动车安全通行,且该站点客流量少离相邻站点过,经与交通部门、公交公司现场踏勘后,共同研究确定将该站点合并至新门街上与该站点相邻的“蔬菜公司”公交站,周边乘客请到“蔬菜公司”公交站搭乘。此外,临漳门环岛改造后已增设交通信号灯,实施机非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