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养路工高温“烤”验下的坚守

泉州公路[责任编辑:黄如萍]

“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今年的入伏时间是7月16日,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到了。因为热岛效应,市区部分地区出现最高超过38摄氏度的高温。

这样的高温天气,使一些露天公共设施更可能受到高温的伤害。这段时间,泉州公路部门就特别加强了公路、桥梁的养护。为了避暑,公路部门采取了“避开中午、两头作业、中间休息”的作业策略,以保护养路工的健康。最近,市郊公路站的工作人员都是6点多钟就开始出工。

下午4点,太阳依旧白晃晃炙烤着大地。经过中午休整,又一轮路面作业马上要出发了。站长陈德清分派任务,面对班站的兄弟姐妹做例行的出站前三分钟安全教育。45岁的陈德清是泉州市优秀共产党员,在公路站工作已有29年。

陈德清这组人来到作业点——晋江大桥,清缝、清理,养护作业。大桥是交通要道,桥面宽阔,尽管避开高峰期,交通依然繁忙。几名养路工分工明确,行动迅速,力求安全与效率。

叶春峰放置警示锥筒、安全警示标志,充当“安全哨”,烈日下全程警觉注视车辆呼啸而过,远远地就挥舞手臂疏导车流。

唯一的女工赖素莲拿着竹扫把清扫作业面,细心地对护栏进行擦拭,及时清理伸缩缝、泄水口里残留的垃圾。据说这竹扫把得有两三公斤重,扫一段桥面至少要挥舞2000多次。

陈德清拎起近20公斤重的清缝机,背在肩上,逐条清理伸缩缝。清缝机不算重,不过电动机很热,铁皮很烫,烘得后背始终都是湿漉漉的。他介绍,伸缩缝有利于缓解桥梁的震动,可以起到散力的作用。天气高温,桥梁比较容易热胀冷缩,清理伸缩缝比往常更有必要。“我们不能让它因为杂物卡住。”

……

大桥上没有遮挡,经太阳一烤,桥面升腾上来的热度比气温要高多了。记者用测温仪测得桥面上的气温超过40度,此时养路工们黝黑的脸颊上滚落着大颗大颗的汗珠。汗渍由湿变干、由干变硬,工作服上渗出了盐渍。

作业完毕。养路工人们将锥筒、标志牌收好,和工具一道装上车,平安归站。他们所在的市郊公路站,曾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是交通部“全国文明道班”。

泉州大桥、泉州晋江大桥、后渚大桥、南北迎宾大道,这些桥梁道路都是进出泉州中心市区的交通要道,多年来,这些要道都由这支公路养护队伍在默默守护。

文:刘紫燕

图:苏泽洪

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