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案引发大讨论 “白人特权”一词成网络爆款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6月10日电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美国非裔男子弗洛伊德遭白人警察暴力执法丧生,引发全美各地爆发抗议示威和骚乱。近日,一条在社交媒体上获赞超200万、美国白人教授发布的帖子,更是把“白人特权”这个极富争议的概念推到人们眼前。

BBC指出,“白人特权”这一白人与生俱来的、为其提供隐性利益的权利,为种族偏见、种族歧视的滋生提供土壤,导致各族裔间爆发冲突,难以避免。

文章摘编如下:

报道称,6月第一个星期,在社交媒体推特上获赞达200万、转发达61万的帖子,是得克萨斯州南方卫理公会大学考古学副教授,44岁的麦考伊(Mark McCoy)发的,他说自己也曾和弗洛伊德一样,因为涉嫌用一张20美元假钞购物被警察逮捕,但结局有天壤之别。

当时是1994年,麦考伊18岁,他去商店买东西付账时递出去一张20美元钞票,结果被发现是假钞,然后懵懵懂懂就被警车带到警局,在警局呆了一晚上,最后被判6个月假释。

点击进入下一页

图片来源:麦考伊教授社交媒体账号截图。

麦考伊说:“这就是白人特权。”他说,从白人特权角度看,那就是我进警局时就预期会得到公平对待,没有一刻担心事态会完全失控。

词典定义

“白人特权”究竟是指什么?根据牛津和剑桥英语词典的定义,“白人特权”是指在一个多种族共存,并且存在种族不平等状况的社会中,相对于其他种族的群体,白人群体仅仅因为肤色而拥有与生俱来的、其他族裔所没有的优势。

这些优势表现在社会资源分配方面,比如教育、医疗、就业、法律等领域最明显。剑桥英语词典的例句是:“白人特权这个概念解释了,为什么白种人更容易进入一个社会的法律和政治机构。”

批评者认为,它用肤色(白色)特征来代表阶级,忽略了其他权力结构和各种社会属性所附带的其他一系列内在特权。还有不少人认为它具有攻击性,冒犯性。

来龙去脉

“白人特权”这一概念何时被提出?较普遍的观点认为,“白人特权”是社会学家佩吉·麦金托什(Peggy McIntosh)1988年在一篇论述白色特权和男性特权的文章里提出的,她还列出了近50种表现形式各异的“白人特权”。

麦金托什称之为“无形的、没有重量的背包”的白人特权,它可以渗入社会的各个角落,包括就业、教育、医疗和个人发展等多方面成为体制的一部分。

麦金托什提出这个概念的目的之一是,希望白人意识到自己与生俱来的特权,意识到根据社会公平和正义的理念,自己有责任尽可能减少这种特权,因为“白人特权”造成了种族社会关系不平等的现状。

“白人特权”意味着什么?

英国黑人权益活动人士克辛德·安德鲁斯(Kehinde Andrews)和居住在英国的美国饶舌歌手、社会活动人士弗劳厄斯都认为,在多元族裔社会,享有白人特权并不代表人生道路坦荡顺畅,或者就因为是白人,生活就必然比有色族裔好。但白人特权确实意味着,肤色不会导致生活更艰难,更多挫折和失败。

在弗劳厄斯看来,“白人特权”意味着,白人不必时刻想到自己的肤色,而这一点对有色族裔来说是一种奢侈。“白人特权”还意味着,出门在外不必担心因为肤色而受到任何形式的种族歧视或压迫。

“白人特权”

报道指出,“白人特权”不同于种族主义、种族歧视、白人至上主义和逆向歧视等。

种族主义的特点是主动、行为、选择,通常会对弱势族裔造成伤害;白人特权则是被动、与生俱来,是隐性利益,而且许多人往往不会意识到自己正在享受这些隐形资产。

但这种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社会潜意识为种族偏见、种族歧视、白人至上主义提供了土壤和基础。

报道分析到,尤其在现代多族裔移民国家,种族关系错综复杂,各族裔间的关系和少数族裔与白人群体的关系交错并存,紧张、矛盾和冲突难以避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