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长沙签司法救助协作机制 被害人时隔12年获救助

中国新闻网[责任编辑:黄如萍]

杭州长沙签司法救助协作机制被害人时隔12年获救助

两地检察机关“云”签协议。滨江检察 供图

中新网杭州3月10日电(郭其钰)“检察官,我代表我哥哥感谢你们。12年了,他的身体越来越差,快撑不下去了,多亏你们又让我们看到了希望……”隔着屏幕,救助申请人冯某顺的弟弟朝检察官深深鞠了一躬。

屏幕那边,远在湖南的冯某顺瘫痪在床,基本丧失了语言功能,但他还是朝着屏幕挥了挥手。

两地检察机关“云”签协议。滨江检察 供图

两地检察机关“云”签协议。滨江检察 供图

这是一起普通的故意伤害案。2008年12月,犯罪嫌疑人陈某因琐事持刀将冯某顺头部、右腕部砍伤后,拦了辆摩托车潜逃外地。冯某顺经鉴定已构成重伤。2019年12月,犯罪嫌疑人陈某到湖北省石首市公安机关投案,目前该案正在杭州市滨江区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中。

据案发已过去12年,被害人冯某顺已经63岁。他被砍断整只右手,砍在头部的那一刀使其丧失了语言功能,没什么文化的他也不知道如何去申请伤残鉴定。案发后,多种疾病缠身、孤身一人的冯某顺卧病在床,靠最低生活保障金和弟弟的接济维持生活。

杭州滨江检察院远程视频救助。滨江检察 供图

杭州滨江检察院远程视频救助。滨江检察 供图

2020年2月26日,滨江检察院第三检察部副主任汤秋静在统一业务系统中逐一排查司法救助线索时,发现冯某顺符合司法救助条件。然而冯某顺是湖南籍务工人员,当年留下的联系方式及所有证人均已联系不上。

疫情当前,也不能前往当地取证。如何找到卷宗中的被害人,汤秋静联系到了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人民检察院。

2月下旬,杭州市滨江区检察院与长沙市芙蓉区检察院会签了《国家司法救助工作协作办法》。两地检察机关从减少跨区域司法救助工作中的对接障碍及协调困难出发,细化协作规则、简化救助流程、压缩审批程序等。

上述《办法》明确了在收集所需证明材料时互帮互助,让当事人在最快时间内争取到救助金。同时确立了多元救助模式,即由受托方代为协调当地有关部门,通过社会保险、民政救助、城乡低保等多种救助形式,集结多方力量,共同营造救助大格局。

杭州滨江检察院远程视频救助。滨江检察 供图

杭州滨江检察院远程视频救助。滨江检察 供图

两地检察院取得联系后,芙蓉检察院发挥地域优势,联合当地侦查机关,运用科技手段进行地毯式排摸,迅速找到了冯某顺。2月28日,汤秋静拿到了冯某顺的身份信息和联系方式。汤秋静通过冯某顺的弟弟向他传递了可以申请司法救助的信息,并表示司法救助申请书及相关证明材料可以通过网络递交。

2月29日,冯某顺递交司法救助申请。考虑到被害人重病在身,汤秋静在三日内办结了冯某顺的司法救助案。3月2日,2万元救助金打到被害人的账户上。这是杭州和长沙两地检察机关会签《国家司法救助工作协作办法》后,首例运用协作机制成功办理的案件。

根据该《国家司法救助工作协作办法》规定,浙江各级检察院如遇救助申请人身处湖南省内任一地点,且需湖南检察机关就司法救助工作提供协作的,均可与滨江检察院联系。这也是浙江、湖南国家司法救助工作信息互通共享的平台。

“这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希望后续能与中西部地区建立更多的跨省协作工作机制,共同助力国家脱贫攻坚工作。”滨江检察院检察长夏涛说。(完)

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