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总是由各种大小人物组成,泉州的公路发展史就是由一群默默在看似不起眼的工作岗位上奉献终身的公路“战士”们组成,他们不求名利,只凭着一股老黄牛般的韧劲,发挥着“螺丝钉”的精神,在泉州大地上发光发热。
今天的受访者就是众多“螺丝钉”中的一个,他是泉州市公路局桥隧中心退休工程人员艾良法。采访他之前,他一再婉拒:“不用采访我啦,我没有什么丰功伟绩可以说的,你们去采访别人吧!”经过数次沟通,才有了最后的谈话。
见到艾老之前,我们想象的他是一个步履蹒跚的老人家,毕竟他已经快80岁了,但真正见面时,我们却被眼前精神矍铄的老人“惊艳”到了,白皙的脸庞,身着白色T恤,健步如飞的轻盈体型,看起来跟五六十岁的人差不多,很难将他和长期在一线工作的工程人员联系在一起,这大概和他乐天派的性格以及脚踏实地的生活作风有关。
1941年出生的艾老,20岁进入公路系统,泉州乃至福建省内大大小小的桥梁公路隧道上都遍布他的足迹,这一干就是40年,从青葱小伙到耄耋老人,他深深热爱自己的工作,对遍历的每段公路和桥梁隧道都信手拈来、如数家珍。
因工作经验丰富、做事任劳任怨、工作表现突出,艾老几乎每年都被单位评为先进个人,1991年,他还被福建省人民政府评为省劳动模范。对于过去组织给予的荣誉,艾老谦虚地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把荣誉给了我,我不过就是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而已。
拼命三郎 对苦和累甘之如饴
“一五”计划开始的1953年,全国公路进入了大建设时期。面对滚滚而来的公路建设大潮,公路人身负重任。1961年,公路系统面向社会招收砌石和挡土墙工人,那一批总共招了五六十人,艾老就是其中一人,从此正式成为公路大家庭的一员。
“我文化水平很差的,12岁就外出当学徒,有的只是经验。”谈到进入公路系统的机缘,艾老“害羞”地说道。由于当时的建设项目多,一个接着一个,几乎没停过,经常是“5+2”“白加黑”连轴转,砌石和挡土墙的工作强度大,同批来的很多人都陆续转行,最后,留下的只有3个人,3个人组成的施工队伍,从此成了工程队不可或缺的业务骨干,而艾老就是这其中一个。
1962年,艾老随工程队到安溪修建大湖公路,那是白濑乡康石口通往湖头镇的必经之路。由于交通条件太差,康石口附近的炼铁厂对外联通受阻,极大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对修路的需求非常迫切。虽然整段路只有20来公里,但因为山路崎岖不平,自然环境恶劣,修建的难度也大了很多。在山里修路,施工队面临的首要难题便是吃饭问题,当时,临时指挥部设在白濑乡下镇村,他们每个礼拜要起早摸黑走上一天的路,到湖头接应从当地县交通局调配的大米等物资。虽然条件艰苦,但艾老甘之如饴,经常主动承担重活、累活,没有一丁点抱怨。
1977年,晋江养路段沥青路面施工队(泉州市公路局工程处的前身)成立,艾老当选第一施工站站长,那年,他36岁,也算是“大器晚成”了。但在当时的站里,他还是年龄比较小的。站里总共四五十人,对于他当选站长,所有人都心悦诚服,因为他在工作中经常把最苦最累的工作揽在身上,轻松的活都照顾老同志,对他平时的工作安排,同事都竖起大拇指。不计利益得失,总是把自己推到最前线,这是同事眼中的艾站长,他们背后称艾老是“拼命三郎”。
1990年8月底,艾老接受国道324线南安官桥地段3.8公里水泥路面的施工任务。为迎接当年全省双拥工作会议的顺利召开,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建”福厦文明路指挥部要求在4个月内全部竣工,工期十分紧张。艾老一刻不敢松懈,三下五除二,说干就干,而且是拼了命地干,全站几十人不分昼夜,加班加点,有时候一天只休息三四个小时。为了让大伙在难得的几小时能休息好,艾老自己每天凌晨悄悄起床,准备工具、检查机械、整理场地,把能做的工作都提前做好,极大地减轻了其他同事的工作压力。经过全站上下的共同努力,他们终于提前3天完成水泥路面铺设任务,受到福建省“工建”指挥部的表彰。
未完待续....
文:陈素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