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

厦门日报

厦门经济交出亮眼的“半程跑”成绩单。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统筹部署下,厦门市各级各部门蹄疾步稳推进高质量发展,着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凝心聚力抓招商促发展,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工作,全市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厦门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昨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市发改委主任张志红、市统计局局长郭华生在会上通报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上半年,厦门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307.36亿元,增长8.0%,与一季度持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多项指标居全省前列,全市经济运行符合预期,稳中有进。

项目建设快马加鞭,招商引资成效显著。上半年,以项目带动,全市招商引资火热开跑。全市共形成招商项目517个,总投资4666亿元,其中世界五百强、央企项目90个,总投资近600亿元;行业龙头及新锐企业项目32个,总投资128亿元;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82个。外贸进出口总额、实际使用外资占全省的比重分别高达46.5%、41.9%。

创新动能持续增强,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创新”是上半年厦门产业发展的主基调,支柱产业支撑有力,平板显示、软件信息、旅游会展、现代物流等产业链群均保持两位数以上快速增长。“四新经济”新动能蓬勃发展,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超过三分之二,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速高于服务业5.9个百分点,成为服务业增长引擎。在今日头条、趣店科技、橙联等项目的带动下,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大幅增长45.3%,同比提高22.4个百分点。消费升级趋势明显,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零售额分别增长3.6倍、1.6倍。与此同时,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继续在机制体制创新方面屡开先河,上半年厦门片区5项“厦门经验”获国务院向全国推广。“一带一路”建设向纵深推进,厦门对“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出口额增长14.8%,“丝路海运”航线共完成航次641个,集装箱吞吐量50.1万标箱。

民生福祉稳步增进,居民共享发展成果。上半年,全市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均高于GDP增速。全市民生支出384.46亿元,占财政支出的近八成,重点投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等民生补短板项目,分别支出74.20亿元、36.13亿元和30.12亿元。尤其是教育业投资增长1.2倍,新入库教育项目22个,比去年同期增加14个,均以中小学学校建设为主,其中投资规模较大的有集美新城亭北中学、马銮湾新城鼎美中学、环东海域东部新城起步区振南小学等。上半年全市共新增中小学幼儿园学位数8300个。新开工保障性住房4288套,累计在建64571套。社会保障覆盖面继续扩大,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人数分别增长9.7%、6.9%和7.1%。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6.98万人,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达6.5万人。

【市统计局解读厦门经济指标】

稳进 新

厦门市统计局局长郭华生昨日在解读经济指标时说,总体来看,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情况可以用稳、进、新三个字来概括。

“稳”体现在经济稳定基础加强。首先是生产领域保持平稳,工业行业中近七成行业增加值保持增长。服务业对全市经济形成较强支撑,对GDP的贡献率达51.9%。其次是需求领域稳中向好。固定资产投资额稳步提速,增长8.0%;消费增速稳步回升,在全市提振消费政策带动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0%,比一季度大幅提高6.3个百分点。

“进”体现在争先进位步伐加快。多项经济指标领跑全省,建筑业总产值、邮政业务总量、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居全省首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地方级财政收入、水运总周转量增幅均居全省第2位。

“新”体现在新兴动力加快发展。以互联网+服务业为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营业收入在规模以上服务业的占比达到近三成,增长16.0%,比规模以上服务业增幅快2.7个百分点。

从数据来看,服务业发挥了经济增长稳定器的作用。上半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55.6%,比第二产业所占比重高11.6个百分点。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以新技术为引领的科技服务业发展良好,营业收入增长20.7%,比全市平均水平高7.4个百分点;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营业收入也增长37.5%,比全市平均水平高24.2个百分点,这些数据都表明全市服务业新动能在加快集聚。

上半年,厦门与福建和全国的经济增长趋势是基本一致的。郭华生坦言,下半年,全市经济下行压力也在加大,但在减税降费等政策的带动下,全市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并且伴随招商引资项目的落地发展,经济发展后劲也在不断提升。从这些积极因素看,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还是牢固的,下半年全市主要经济指标仍将运行在合理区间内,经济运行保持总体平稳。(厦门日报记者 林雯)

[责任编辑:黄如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