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集美区携手台湾顾问机构打造“卓越创新中心” 深化两岸产业融合发展

厦门日报

集美区借助台湾产业转型的成功经验,助力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精益生产。图为台企新凯复材生产线。 (林志杰摄)

30年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集美不断深化对台合作交流、推进对台经济产业深度融合。为进一步服务台商台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2012年,集美区率先与台湾最具专业能力和规模最大的产业顾问机构——(台湾)财团法人中国生产力中心合作建立“卓越创新中心”,借助台湾产业转型的成功经验,通过组织参观台湾标杆企业、开展培训课程、与企业“一对一”进行诊断、辅导等方式,协助集美的台企、制造企业更好地实现转型升级、实现精益生产。

如今,集美的“卓越创新中心”已成为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智囊”,进一步激发了区域经济的动能与活力。这种由政府牵线搭建平台,引入台湾产业顾问机构为企业提供辅导、促进两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模式,在厦门乃至全省都是一次创新。

一对一“看病” 帮企业找问题挖原因

“卓越创新中心”位于集美创业大厦四楼,这里靠近集美新城、紧邻台商投资区,有需要的企业可以随时上门“就诊”,及时获得“一对一”的诊断和辅导。

新凯复材是一家专门研发制造高性能复合材料的台企,也是参加诊断、辅导的企业之一,至今已经连续辅导了四年。数据显示,新凯复材在接受辅导的第一年,生产效率就提升了14%。

中国生产力中心智造业事业部协理吴肇懿告诉记者,在集美已经有包括建霖工业、立林科技、谊瑞货架、宇龙机械、康柏机械、海莱照明等43家企业接受诊断,辅导案例达61件。

来自台湾的辅导顾问罗志杰不仅有着资深的企业实践经验,也有丰富的“诊断”辅导经验。在他看来,辅导企业不仅要发现问题,更要“精准”挖掘问题背后的原因,真正到源头去解决问题。

此前,一家制造类企业在接受诊断时,提出“用工难”的问题。罗志杰和团队在深入车间、人事部门、管理层多方调研后发现,这家企业缺工、离职率高,竟源于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小地方”

“我们发现,这家企业对于‘良品’的标准没有一致的认定,这就导致了生产员工和品检员在判断是否为‘良品’时容易出现分歧,而较高的次品率导致生产员工赚不到钱、进而离职,这才是用工难的症结所在。”罗志杰说,经过这次辅导,他们帮助集美这家企业梳理、明确了产品标准,并且用图片的形式把标准形象化,减少主观认定空间。同时,辅导团队还帮助企业完善了培训计划,缩短了员工“上手”的时间,让一线生产人员不再因为次品率高而收入减少,真正帮助企业留住了员工。

“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 打造两岸企业交流新平台

怎样进行市场产品的销售数据预测?物料管理的跨部门协作如何进行?……这几天,“卓越创新中心”正在举行2019集美区企业生产管理专题培训班,来自辖区42家企业的车间主任、生产经理在这里“头脑碰撞”。在集美,这类面向生产者、中高管以及企业经营者的培训,每年都有好几场。

“刚开始办培训还要一家家企业去问,这几年的培训课基本都是供不应求、场场爆满。”负责组织培训班的集美区工信局工作人员说。培训班除了面向企业经营者、高管、生产者,还面向“创二代”。在2017年4月举办的“NeST企业家二代研习班”上,吸引了45名台企、集美本地的“创二代”学员,建立了两岸青年企业家融合交流的新平台。

“不仅引进来,还积极走出去。”据介绍,卓越创新中心先后组织多批人员赴台湾“取经”,参访太平洋自行车、台湾樱花、义隆电子等标杆企业和研发机构。

在一次赴台学习过程中,厦门悠度休闲用品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毛文勤从台湾火爆的工业旅游模式得到灵感,萌发了从做户外用品转型做户外研学教育的想法。如今的悠度已从“做产品”延伸到“做服务”,发展出“户外装备产品+营地教育服务”双轮驱动的产业格局,企业发展迈向了更为广阔的新天地。在集美,还有不少企业因“卓越创新中心”受益。

【背景】

吸引台资企业413家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1989年,国务院批准设立杏林台商投资区。1992年,随着集美台商投资区的设立,集美成为全国唯一拥有两大国家级台商投资区的行政区。

目前,两大台商投资区累计吸引台资企业413家,包括正新轮胎、路达工业、新凯复材等一大批台资企业入驻集美并带动形成相关产业链。

台企、台资的引进,既为集美带来了资金、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也推动了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与提升。(厦门日报记者 应洁 通讯员 刘惠玲)

[责任编辑:黄如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