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给每种螃蟹都配了说明。
螃蟹博物馆内拥有上千件标本。
公鸡馒头蟹
千余件不同类型的标本从台湾澎湖漂洋过海,成为厦门的“奇妙一角”。日前,一家名为“神奇的盔甲武士”的螃蟹博物馆在曾厝垵文创中心开馆,共展出300多种、1000余件甲壳类生物标本。这些标本到厦门“定居”,凝聚了馆长柳政鸿一家传承30年的心血,也体现了两岸之间的海洋奇缘。
【现场】
千余件标本集中展示 配有各种冷知识
从2厘米到2米长的身材,从饭桌上常见的食物到深海里可遇不可求的品类——说起“神奇的盔甲武士”螃蟹博物馆里的标本,90后馆长柳政鸿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走进来,你可能会觉得饿。”柳政鸿笑着说,“我认识螃蟹,就是从小时候吃螃蟹开始的。”
在曾厝垵文创中心,上下两层、近500平方米的空间里,整齐地排列着螃蟹、龙虾等甲壳类生物标本1000余件。关于螃蟹的冷知识也和标本一起,清晰地配套展示。例如:螃蟹的左右螯大小不同,大部分是“右撇子”,但同时也有“左撇子”螃蟹随机出现;馒头蟹的一只螯自带“开瓶器”,专门用来对付少数长着左向螺旋的贝壳;马赛克蟹只有巴掌大小,但足以毒死几十人;寄居蟹的尾部是软体,需要寄生在贝壳里,因此可能被其他蟹种当成螺肉吃掉;沙滩上跑得最快的蟹时速达到60公里,堪比疾驰的汽车……馆里还有全世界最大、最小的蟹,以及虾蟹的祖先等。柳政鸿说,其中不少蟹种,遇上全靠缘分。
【故事】
祖孙三代醉心“盔甲武士”花近三十年收集制作标本
馆里展出的300多种标本,只是柳政鸿工作室收藏的一部分。在澎湖,他们共搜集了1000多种甲壳类生物,捕捞、收集和制作标本,花费了祖孙三代近30年时间:在爷爷那一代,着手收集各类螃蟹,但只是简单风干,存放在盒子里,时间久了,开始褪色开裂。到了父辈,开始钻研如何将这些“盔甲武士”保存好,并渐渐攒到了千余件标本。到了柳政鸿,他从小目睹家人拜托世界各地的渔民捕捞蟹种,跟着学会一步步将其处理成标本,并传承下来——一只蟹从海里捞起到变成橱窗里的标本,起码需要三个月时间,大型蟹甚至要一年。这个过程包括:清理螃蟹身体表面的海草,肢解关节、背甲,清除内脏;在一定浓度的福尔马林中浸泡一个月以上;清洗晾干后,用乳胶复原身形;刷上透明漆保护,还原螃蟹在海里湿漉漉的样子。
即便都按流程来,也不能确保万无一失。柳政鸿说,曾经有一次,他遗憾地错失一只拳击蟹,它的螯上长着海葵,好像拿着花球的拉拉队长,但却无法做成标本。此外,柳政鸿还透露,为了保持体态完整,渔民们要徒手抓蟹,和它们拼速度,人工成本甚至比螃蟹本身的价值还高。
>>释疑
螃蟹博物馆定址厦门 因为这里和澎湖一样温情
“以前,每个人看到我们家里珍藏的标本,都说它们应该被好好展示。于是,今年我们来厦门开了博物馆,让更多人都能看到。”螃蟹博物馆馆长柳政鸿曾背着行囊走过不少地方,只为给宝贝们找一个理想的栖身之所。来到曾厝垵,他心想:就是这里了。
一样的依山傍海,一样的方言和环境,让初到厦门的他立刻爱上这份和澎湖一样的温情。厦门每年接待上千万旅客,也是博物馆在厦门落地的原因之一。“希望我的螃蟹能快速地被更多人看到,让人们了解奇妙的海洋世界,唤醒更多人保护海洋、爱护环境的意识。”柳政鸿说。(文/图厦门日报记者 赵张昀 汤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