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瑜26日将抵厦 在厦台商:期待厦门与高雄能碰出火花

海西晨报

台湾水果经由厦门港运输分销大陆各个省份市场已成为常态。(资料图片)

3月22日到28日,高雄市长韩国瑜率团到香港、澳门、深圳、厦门等地参访。26日上午,韩国瑜一行将从深圳搭动车抵达厦门,展开为期3天的访问行程。一行人将参观厦门港区建设,并举行农渔产品销售合约签订仪式;还将参访台资企业并在厦门台商协会举办座谈会等。

厦门市台商协会会长吴家莹认为,厦门站是韩国瑜此次行程的重头戏,在厦台商都非常期待厦门与高雄的城市交流能碰撞出火花。作为高雄市“两岸小组”委员,吴家莹表示,厦门台协将借此机会积极推进高雄与厦门建成联盟城市,促成高雄与厦门的城市对话机制常态化,让两座城市经济产业上优势互补、民众心理层面上交流契合。他说:“两岸城市交流是两岸民众所期盼的,这将会为台胞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同时,也推进交流城市的产业升级,更彰显了两岸一家亲。”

来自高雄的厦门台协常务副会长谢苍发认为,厦门和高雄可以一起赚世界的钱。学者则指出,厦门与高雄曾有未完成的“双城姻缘”,应该重新牵起红绳,举办“双城论坛”。

产业两地联结

发展自由贸易经济

对于高雄台商谢苍发来说,厦门是他的第二故乡,因此他十分期待此次厦门与高雄两座城市的交流。他在高雄居住在前镇区,来厦门30年,看到了两座城市不一样的发展与变化。

谢苍发说:“30年前的高雄是非常繁华的,有完善的国际空港、火车站等,也是工业老城市,整个城市都焕发着活力。当时要比厦门进步得多。”如今,高雄的发展却因为台湾的政治环境停滞不前,“被人为地耽误了”,谢苍发感到很惋惜。相对的,在厦门见证到一个“渔村”发展成现在的现代化城市,谢苍发说:“因为改革开放,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这里新兴产业多,因此发展机会也多,对于高雄来说,是值得借鉴的。”他认为,厦门与高雄可以进行产业优势互补,高雄的高科技产业及文创产业发展成熟,厦门也在不断推进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并鼓励两岸文创合作。

谢苍发表示,厦门与高雄都是港口城市,高雄提出要打造经济自由贸易港,应该与厦门自贸试验片区的发展紧密结合,可进行双向合作与交流。“效仿粤港澳大湾区,高雄港、厦门港就是天然的海峡经济湾区。”

港口厦门是台湾水果

登陆最大站

“厦门有中欧班列的优势,高雄港如果也搭上这条线,发往欧洲的货物成本可以减少五分之三。”谢苍发说,“现在高雄的口号喊得很响亮,‘货要出来,人要进去’,想要取得经济的发展,与大陆的紧密合作是分不开的。特别是现在大陆‘一带一路’战略的巨大商机,港口贸易运输、邮轮母港经济等等,都可以与高雄连接,紧抓机会共同发展。”

今年年初,已有高雄农产品从福建行销到大陆,拓宽市场渠道。据透露,此次韩国瑜一行在厦门寻求农产品的销售合作。

自2005年开放台湾水果“登陆”后,厦门口岸便长期是台湾农产品登陆的最大站,13年过去,台湾水果进口量从最早的一年207吨,至2018年已经增长至一年4.7万吨,占全大陆进口台湾水果总量的90%。厦门的农产品进口商表示,厦门进口的台湾水果大多是从高雄出发的,“夕发朝至”,只要8到10小时的航程。“高雄应加强与厦门海关的紧密友好合作,增加台湾水果等农产品输送大陆的便利程度。”“货出去了,人如何进来?高雄可到大陆城市行销旅游资源,吸引大陆民众去观光,推动高雄旅游产业的升级发展。”

旅游两岸游艇业

可互补合作

厦门与高雄同样是拥有港口的城市,不少游艇业者认为,这里面大有合作的项目前景。厦门游艇行业协会秘书长留典芳向晨报记者表示,两岸游艇产业发展方面突显厦门市与高雄市的优势互补,可以深入合作。

据悉,现在厦门游艇协会的会员有百来家,涉及多种行业,包括游艇制造业、游艇俱乐部、游艇消费单位等等。留典芳表示,这些年厦门的游艇产业不断发展,观光模式也逐渐成熟起来,成为厦门旅游一大亮点。

谈起与高雄游艇业的交流,留典芳说,厦门游艇行业协会已组团参加了前三届“高雄国际游艇展”,在去年还号召青岛、威海、三亚等组团观展。“我们还与台湾游艇工业同业公会(高雄)、台湾游艇码头管理协会,基隆帆船协会,澎湖、金门游艇协会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高雄展会期间,我们还举办了多场研讨会,座谈会等签约活动。”

在他看来,高雄是台湾地区的游艇制造业核心基地,已位列国际游艇产业第4位。“高雄有制造业的优势,大陆有游艇消费的优势,这两方面可以互相结合,相互推进。”留典芳说道。

厦门与高雄游艇产业如何开展合作模式?留典芳建议,2020年3月高雄将举办“第四届国际游艇展”,可设大陆专区委托厦门市招展,两地可联手举办行业论坛;两岸游艇业界可以在高雄、厦门互设办事处、联络处等,发挥行业桥头堡作用;积极开展两岸的帆船、游艇、海钓交流活动及比赛,拓展“海峡杯”帆船赛的航点、航线;拓展厦门高雄邮轮母港功能,创造特色航线航权。开通厦门、高雄、澎湖航线。增进游艇、邮轮与旅游的互补互通。海峡两岸的海钓产业发展未来可期,有互补空间。盼带来经济与旅游双效益,值得交流探索。(海西晨报记者潘薇、陈怀安)

[责任编辑:黄如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