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译"死亡密码"替死者"发言" 揭秘厦门公安系统惟一女法医的日常工作

厦门日报

身材纤弱瘦小,说话柔声细气,外表文静优雅,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女子,9年多来,都在和损伤、尸体打交道,任何非正常死亡发生的现场,都是她的临时办公点,并且保持零差错的纪录。她就是法医袁雅洁。

作为厦门公安系统惟一一名女法医,勘查现场、检验尸体、鉴定损伤程度等都是袁雅洁的工作。她用手中的解剖刀,破译一个又一个“死亡密码”,替死者“发言”,为生者维权,用科学还原事情真相。为了工作,她加强锻炼,保持健康体魄;她不喷香水,为了更精准地判断;她种植多肉植物,为自己舒压……

“起初只是对法医职业充满好奇,但当自己成为法医后,我深深体会到法医的责任和使命。”袁雅洁笑着说,从事法医工作要练成“超强大脑和心脏”,确保在各种复杂的环境下保持工作的专业和专注;客观公正处理好每一起案件,是法医的使命所在。

近日,晨报记者来到厦门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技术处法医室,揭秘这位女法医的日常工作。

A、解剖男子尸体证实其为猝死

法医是一项细致入微的工作,每一个创口、病变和痕迹,都是组成“死亡密码”的“数字”。因此,要让尸体“开口说话”,法医必须对尸体进行检验。

去年8月的一天,一名中年男子入住厦门市某酒店。次日,工作人员发现,男子既没退房也没到前台续住,便前往客房查看,才发现男子躺在床上,已无生命迹象。

接警后,袁雅洁和同事赶往现场。“屋内物品摆放整齐,没有打斗、反抗痕迹,死者身上也没有伤痕,不像死于他杀。”袁雅洁回忆,但死者家属却提出异议,表示男子身体健康,平时坚持锻炼身体,这次突然死亡,可能是遭人陷害。

证据永远是定案的风向标。为了查明死因,在征得死者家属同意后,袁雅洁和同事对死者进行尸体解剖,提取各脏器组织检材,进行组织病理学检验。最终得出结论:死者生前患有严重的冠心病,其冠状动脉见粥样斑块形成、管腔狭窄达三级、心肌多处梗死瘢痕灶。这些证据表明,冠心病导致其在酒店客房猝死。

随后,根据现场勘查、走访调查、尸体解剖及实验室检验结果,袁雅洁和同事告知家属其死因,消除家属疑问。最终,他们信服了警方的调查结果。

B、客观鉴定伤情捍卫公平正义

除了尸体检验,伤情鉴定也是法医的一项重要职责,鉴定结果直接关系到案件定性。

袁雅洁表示,有些伤情鉴定的当事人因不了解《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分不清法医学专业术语上的轻微伤、轻伤和重伤与日常生活用语中轻重伤的差异,所以对鉴定结论有疑义。“我们要做的就是实事求是,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起伤情鉴定,对得起头顶的警徽。同时,我们要多做科普,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大家明白鉴定结论的意思。”

去年年底,王荣(化名)和陈平(化名)因琐事大打出手。陈平一拳打在王荣的鼻子上,致其鼻子流血肿胀,医院鼻骨CT检查发现单侧鼻骨骨折。“根据《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的相关条款规定,王荣被鉴定为轻微伤。”袁雅洁说。

王荣立即提出疑义:之前,他有个朋友李某也被人打致鼻骨骨折,鉴定结果为轻伤二级。袁雅洁调阅了李某伤后拍摄的鼻骨CT后,耐心给王荣讲解单侧鼻骨骨折和鼻骨粉碎性骨折的影像学区别,他朋友李某被打导致鼻骨粉碎性骨折,依据标准被评定为轻伤二级,“而仅仅从损伤的外表来看,单侧鼻骨骨折和鼻骨粉碎性骨折没有显著差异,只有通过专业检查,才能确定损伤程度。”听完袁雅洁的解释,王荣最终心服口服。

C、坚持锻炼强体魄不用香水化妆品

如果说女法医和男法医在工作上有何区别的话,袁雅洁认为,那就是体力上不如男法医。“我要加强锻炼,为工作保持健康体魄。”从事法医工作9年多来,袁雅洁就没再穿过高跟鞋和裙子。因为法医随时得奔赴现场,她也不用香水和化妆品,以免影响对现场的判断。她把自己最美好的花样年华,奉献给了令人敬畏的法医职业。

和其他警种相比,法医虽然不用和犯罪嫌疑人近身搏斗,但他们的职业处处暗藏着防不胜防的风险。“有些尸体附带传染病病菌,如果不做好防护就非常危险。”每次检验尸体时,袁雅洁和同事都严格按照操作规范穿戴好防护服,做好清洁消毒。

在袁雅洁看来,法医是一份神圣的职业,需要以强大的内心和专业的方法,替死者发言,为生者维权,“最后揪出真凶时的成就感,只有我们才能体会得到”。

因工作压力较大,平时,袁雅洁通过运动、读书、种植多肉植物等方式为自己解压。在她的办公室窗户旁,摆放着一些多肉植物。每逢休憩期间,她就打理下多肉植物,舒缓心情,整理思绪。

D、当心理咨询师帮助学生舒缓压力

2013年,厦门市公安局政治部组织心理咨询师培训,袁雅洁也报名参与,并顺利考取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

袁雅洁说,在工作中,她经常接触到负面消息和恶劣的现场环境,尽管工作时可以专注于寻找证据,事后有时也会感到焦虑,甚至些许恐惧。但在学了心理学知识后,她能更科学地进行自我调整;其次,在办案过程中,如果当事人不配合调查,就能通过易被接受的方式,去做他们的思想工作,有助于日常工作的开展。

袁雅洁还将心理学知识用在了志愿服务上。在她考取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后,2014年—2015年,她参加厦门大学心理咨询与教育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的志愿服务,每周固定两小时在中心开展志愿服务,帮助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当一些学生面临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生活压力等,就会到中心寻求帮助。”期间,袁雅洁帮助了80多人次的学生,为他们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之后,因工作太忙,她暂停了这项志愿服务。不过,她准备在这段时间忙完后,继续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志愿服务。

在袁雅洁看来,心理咨询师就是一个陪伴者,帮助来访者解决一些心理问题。“每一次志愿服务就是一次心灵互动,让我在互动中产生新的体验,并内化成为自己的体会,也不断地帮助我炼成‘超强心脏’。”

她有一颗温暖的心

法制化时代,法医所从事的工作是警方破案和诸多司法审判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他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们为了司法正义,要沉下心来,用脑中的知识、手中的解剖刀,去解读伤痛,去抽丝剥茧,去还原真相。为死者发言,为生者维权,这是袁雅洁所践行的理念。

法医面对的每一具尸体背后,都隐藏着一幕幕令人心酸的人间别离。也正因为见证了太多的人间别离,袁雅洁才更明确肩上的责任和工作的意义;目睹了太多渴望的眼神,袁雅洁才更加执着坚定,永不放弃。

作为一名法医,袁雅洁也有一颗温暖的心。采访中,她多次提到:“报道中,一定要提醒市民朋友,生命没有理由不珍惜,它有时真的很脆弱,一些意外事件或有人一时冲动,就极有可能导致生命消逝,瞬间毁掉多个家庭,所以大家遇事一定要理智处理,切勿一时冲动,害人害己。”

作为一名女法医,每当看到白发人送黑发人,有的死者上有老下有小,一家人突然失去顶梁柱,或有孩子在案件中不幸遇难,这些场景都让袁雅洁感触良多:活着的生命是那么坚强,一瞬间又那么脆弱。

采访中,袁雅洁也带着记者参观了法医实验室的各类仪器设备。她对这些仪器的功能、用法等都如数家珍,这些都是她工作上的得力助手,助力她尊重科学、执法公正,捍卫公平正义。(记者 陈小斌)

[责任编辑:黄如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