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新增三项省级非遗 农民画、澳头蠔干粥和大笼甜粿传统制作技艺上榜

厦门日报

同安农民画展展出后,吸引众多市民前来观赏,品鉴。(何东方摄)

大笼甜粿。(何东方摄)

近日,省政府公布了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同安的农民画、澳头蠔干粥传统制作技艺和大笼甜粿传统制作技艺三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列其中。目前,同安已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2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0项。

同安历史悠久,人文荟萃,1700多年的历史留下了许多璀璨夺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安历来重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保护传承工作,不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目前,已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0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9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3人。

农民画

出自草根却声名远扬

同安的农民画可以追溯至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六十年代初成规模,当时作者都是乡村农民,形式以年画、版画、宣传画为主。这些农民画多以现实生活中的劳动生活为素材,诸如修渠筑坝、圈猪积肥、插秧播种以及喜弄车鼓、浅唱南音、蒸糕搓圆、甘蔗芋头等,歌颂了劳动人民挚热、朴实、率直和憨厚的情怀。后来,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日益丰富多彩,农民画作者除了农民外,还有渔民、牧民及家庭妇女。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同安历来高度重视农民画的保护工作,重视和扶持农民画创作,出台了多项举措,包括建立农民画交流创作中心,定期举办民间绘画研讨会、民间绘画展,每年举办区少年儿童民间绘画夏令营活动,适时组织农民画家入校园活动等。如今,同安已培养出了从事农民画工作的群体30多人。

半个世纪以来,同安农民画成绩斐然,蜚声海内外。1966年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同安县农民画展作品选》画册,登载了31位农民75幅作品;1983年“首届全国农民画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同安车鼓》获得了二等奖;1987年作品《春》参加了“中国现代民间绘画展览”后被中国美术馆收藏,随后又被送到乌拉圭、阿根廷等国家展览;2004年又有20幅农民画作品被选送至日本佐世堡市参加文化交流展……被文化部命名为首批“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的同安,如今,农民画已走上了世界文化艺术的舞台。

澳头蠔干粥

祖传手艺曾为皇宫御食

将颗粒饱满的一季稻粳米、六耳珍珠蠔干、新鲜虾仁、现削筒骨肉、加工炸熟的同安槟榔芋,以及新鲜花菜等一一加入,不一会儿,汤色白如牛奶、鲜香四溢的澳头蠔干粥就出炉了。

澳头蠔干粥系1750年蒋氏祖辈世传,以口味独特及采用蒋家祖传秘方配制的调味料熬制而成,以美味、养颜、养生盛名远传,流传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相传嘉靖皇帝之母蒋氏喜食杜蛎(今称牡蛎、海蛎或生蚝),因其可“令人细肌肤,美颜色”。其身怀六甲时害喜,茶米不思,见山珍海味恶心,兴王(朱佑元,即嘉靖皇帝之父)召来多名御厨,调出各种口味的饭食菜肴,均不合蒋氏口味,兴王大怒。一御厨情急生智,蒋氏喜食杜蛎,却又因肥腻而反胃恶心,何不晒干去肥腻,杜蛎又可“调中,补气血”,极为养生。于是,该御厨即精选杜蛎,烘干,加入猪大骨汤、四百日以上的老母鸡汤、大米、老姜丝及十几种配方熬煮,奇香无比,蒋氏果然食欲大振,王颜大悦。不日,喜得太子朱厚熜(即后来的嘉靖皇帝),且自小就显聪慧。从此杜蛎干粥成为皇宫的御膳养生美食。

一日,蒋氏其父前来探望,蒋氏命御厨调煮杜蛎干粥让其父尝试。因其奇香美味,其父便请求蒋氏将此粥做法传授,蒋氏允之。从此,杜蛎干粥成为蒋氏祖传秘方。后因政治历史原因,蒋家为避免配方遗落被窃,便将配方置于蒋家祖屋中梁之上,一度失传。直至1750年,蒋氏后代(澳头蠔干粥第七代传人蒋才建先生的祖辈)翻建祖屋,偶得此方,自此重振蒋家祖业。

大笼甜粿

500年传统甜粿高1.3米

在闽南地区,甚至台湾、金门、港澳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凡是有闽南族居地的人群,每逢新年家家户户都有蒸做甜粿敬天公祈福的习俗。在同安,凤岗社区岗头蒸做大笼甜粿正月初九敬天公的习俗及其制作工艺已有约500年的历史。1951年因故消失,时隔60年后,于2011年得以恢复重现。2013年5月,“岗头大笼甜粿手工制作技艺”就入选了厦门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历史悠久、工艺独特的大笼甜粿制作需要糯米粉432斤,蔗糖近300斤,加水蒸熟后,重量达700多斤,需要40名左右的壮汉,用4口大鼎、8个大蒸笼同时开蒸。制作过程主要分为配料、溶料、揉料、下蒸、装桶和拆板六大工序。每年正月初二一大早,凤岗社区居委会和老人协会就组织约40位居民前来制作。甜粿蒸好后,又一笼一笼倒入8块内刻精美纹饰的模板拼接而成的八卦形容器内,用木槌敲打压实,再抹上香油,铺上豆皮。之后,甜粿放置一周左右,在其变硬定型后拆卸模板。

成型后的甜粿高约1.3米,最上层是瑞狮造型,外面则是荷花、花瓶等吉祥图案,寓意瑞狮迎春、平安富贵。民间有“野(挖)粿边,生后生(儿子)”的传说,时至今日仍有不少外乡人闻讯而来“讨要”一小块甜粿带回家,以求吉利。正月初九这天,这两个大笼甜粿敬完天公后,就分给村民和亲戚朋友食用。

蒸做大笼甜粿敬天公的习俗源于同安,传播和辐射的地域较广,涉及同根同源的海峡两岸。如今这不仅是一种习俗,更寄托着海外侨胞的乡愁。随着一代代先民出海,敬天公的习俗也被带到世界各地。传承该民俗,对促进海内外乡谊联络,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厦门日报记者卢漳华、通讯员郑素描、洪松梅)

[责任编辑:黄如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