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戏如何带来亿元产值 打造亿元级文化产业帝国

深圳商报

提起布袋戏,多数人会一脸茫然。但如果说木偶戏,或者说《东离剑游记》《霹雳》系列剧,甚至更进一步说“素还真”“一页书”,也许你就豁然了。

近日,深圳商报驻台记者参访了位于台湾云林的霹雳国际多媒体公司,采访到台湾布袋戏第四代传人黄强华,听他讲述如何在30多年间,将小众的布袋戏做成一个亿元级产业帝国的故事。

让中华传统文化流行起来

布袋戏属于中华传统偶戏中傀儡戏的一种,起源于17世纪的福建漳州、泉州一带,在闽南和潮汕地区广为流传。后来传入台湾地区,经布袋戏大师黄海岱、黄俊雄、黄强华一脉传承,衍生出具有浓厚本土特色的艺术形象和表演模式,并搬上银幕发展成家喻户晓的“偶动漫”文化。

台湾布袋戏从1988年开始播出以“霹雳”为名的系列剧,从《霹雳金光》等三部作品开始,到2018年上档的《霹雳惊涛》已播出超过2300余集。以中华传统文化为画板,描绘出一个重视正义与道德朴实价值观的仙侠江湖。剧情亦真亦幻,既环环相扣,又可独立成章。所有的角色台词都承袭传统布袋戏的方式,由号称“八音才子”的黄文择一人为男女老少等各种声音配音,令人称奇。霹雳布袋人偶造型精美,引入现代影视声光电技术,古色古香、余韵悠长。霹雳的音乐同样有着鲜明的古风气质,剧集中制作了大量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旋律和曲调。这是一场中国文化的传承盛宴:琴棋书画诗酒茶,刀剑枪弓百器诀……情义江湖,百态人生。“我们将不遗余力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向世界展现它的渊博厚重。”黄强华说,布袋戏是他一生的事业。

“做文化的传承,一定是要传承给更年轻的世代。要获得年轻人的喜爱,必须用年轻人的方式。”黄强华说。于是,现代科技不断融入:威亚、声光爆破、实景加绿幕拍摄、电脑特效、潜水操偶……掀起年轻人对布袋戏的认同与狂热。

如今,黄强华的霹雳布袋戏在云林拥有3万多平方米的三大摄影棚,大量引进好莱坞电影制作技术,并运用了电脑动画的特技效果及数码音效制作,令布袋戏的影像、声光效果更具震撼力和电影感。

打造亿元级文化产业帝国

传统布袋戏表演受制于传播范围,同时也受到创新成本高、收益低等限制,形成产业化的难度很大。而霹雳国际则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各环节,实现了规模化影剧制作、周边产品持续开发及售卖市场不断拓展的良性发展模式。

据介绍,霹雳国际已建构起一条龙式全制作中心,提供稳定可靠的产能,质量兼顾。原本为传统布袋戏演出服务的编剧、戏偶制作、布景等,也已成为现代布袋戏产业链条的有机组成。

有了原创剧本和制作团队,霹雳国际开始争取稳固的发行平台,成立卫星电视台,迈向多元化经营,触角陆续扩及电影、平面出版、游戏软件、网络、卫星电视、博物馆、主题乐园、主题餐厅、肖像授权、剧场展演事业等,产业迈入广阔的蓝海市场。

霹雳于2014年在台湾柜台市场挂牌,目前总市值为24亿新台币。财报显示,霹雳今年前三季度营收超5亿新台币,较上市同期大增176%,毛利率超50%。公司财务长郭宗霖表示,第四季随着《东离剑游记2》的热播,加上中国内地及日本市场的成功拓展,未来霹雳的收益将更为可期。

有了数量质量双过硬的作品,有了成熟的商业模式,有了越发广阔市场,相信未来霹雳将有无限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