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仔戏省级非遗传承人曾宝珠:组“微信唱腔群”无偿传授技艺

海峡导报

歌仔戏是闽南人和对岸台湾同胞共同的记忆。闽南语念白和台湾俚语,就如乡音一般亲切动人。在不少厦门人的童年印象里,逢年过节请剧团来演出、趴在戏台边看歌仔戏是童年里最期待的时刻,鼓乐声中,总是因台上那唱腔柔美、身段动人的花旦所着迷,又因她历尽苦难而落泪,直到戏终仍意犹未尽,不愿离去。

如今,歌仔戏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不少人也在致力于它的传承。

曾宝珠是厦门歌仔戏研习中心二级演员,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歌仔戏省级传承人,主攻青衣、刀马旦。

练嗓每天6点起床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歌仔戏演员在舞台上光鲜亮丽,背后付出的辛劳,令人敬畏。

曾宝珠是漳州龙海人,从小她就在文艺方面表现出过人的天赋。专长唱歌的她,在学校的校园歌手大奖赛崭露头角,小有名气。

1993年,16岁的曾宝珠经学校推荐,入读龙海市职业高中“小百花”艺训班。艺训班的训练量大,节奏紧凑,“每天睁眼、闭眼都是训练”,曾宝珠说。歌仔戏的特色就在于唱腔。京剧之类的大量使用假嗓,而歌仔戏全部用真嗓唱。因此,歌仔戏对于表演者的唱功要求非常高。“每天早上6点起床,开始练气息、喊嗓子。到了7点吃完早餐,继续压腿、下腰……一整天都在训练,直到入睡一刻。”

要成为一名专业的歌仔戏演员,任重而道远。但是,高强度的训练并没有让年少的曾宝珠退却,对唱歌和舞台的喜爱,让她每次都咬咬牙,坚持下来。因为艺训班让她触摸到了梦想的脉搏。

钻研努力贴近角色

1998年,曾宝珠进入厦门艺术学校上课。这阶段是她从艺生涯的一个重要节点,除了专业老师的带领和加紧的文化课学习,越来越扎实的基本功和更多的舞台经验,让她的演艺开始有了质的飞跃。

2000年8月,曾宝珠从中国戏曲学院歌仔戏表演大专班毕业后,分配到厦门市歌仔戏剧团(2011年改革划转为厦门歌仔戏研习中心)工作。

在剧团的曾宝珠是个“拼命三娘”。每次表演前,她都要认真读透剧本、跟着唱腔老师练习,甚至还录音下来,晚上要睡觉时放在床头循环听,有时候累得听到睡着,惊醒了赶紧继续听。“比如《李三娘》,表演时对人物的理解很重要,要去读懂她,把自己变成她。所以我一遍一遍地听,发现不足,才能更贴近角色。”她的手机语音备忘录里有上百段录音,佐证了她在舞台下付出的汗水。

除了在剧团,曾宝珠回到家后也不停下练习。曾宝珠的丈夫林志杰是她的同行,也是一名编剧。有时候要表演之前,她还拉着丈夫在家先对戏练习,交流切磋。

愿望歌仔戏繁荣发展

受现代文化艺术形式和流行风尚的影响,如今,厦门的年轻人较少对歌仔戏感兴趣。

曾宝珠自己组了个“微信唱腔群”,无偿地向歌仔戏爱好者传授唱腔知识和技巧。群里的爱好者较为年轻化,从十几岁到三十几岁的都有。此外,她每周都到两所小学和一所幼儿园教小朋友们歌仔戏,特意降低难度让孩子们更好地接受,培养孩子们对歌仔戏的兴趣。

曾宝珠说,厦门乃至整个闽南地区,有许多人都在致力于歌仔戏剧的创作、表演、发扬和保护,希望能推动歌仔戏繁荣发展,让这项艺术更好地传承下去。(海峡导报记者 林墨涵 /文 受访者供图)

[责任编辑:黄如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