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了669分 “学霸”在工地上收北大通知书 这是怎么回事?

人民网

人民网7月24日消息,当17岁的崔庆涛接到快递员电话时,他正和父母在一建筑工地上拌砂浆,全身脏兮兮的。

今年高考,学文科的崔庆涛考了669分,被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专业录取。快递员给他打电话,就是给他送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

老家在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者海镇五里牌村绿荫塘小组的崔庆涛,家有兄妹三人,他是老大,弟弟9月开学读高二,妹妹读四年级。家里兄弟姐妹多,为维持生计,崔庆涛的父母前些年一直在昆明市嵩明县帮人种大棚菜。

本文图自水印

为方便照顾两个儿子,崔庆涛上初中时,父亲崔茂荣回到者海,在家附近的建筑工地上打零工,有活时每天能赚100多元,没活时只能闲着。母亲许树兰留在嵩明边打工边带女儿,等到学校放暑假,一家五口才能团聚。

两口子已足够努力,可孩子多,用钱的地方不少,一年下来没啥积蓄,崔家成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崔庆涛和弟弟每学期因此能享受3000元的补贴。这些钱直接打到饭卡上,兄弟俩的吃饭问题解决了。

2014年昭通鲁甸地震,相邻的会泽县被波及,崔家的房子住不了人,拿着政府补助的4万元,又借了外债,崔茂荣盖了新房。可外债还要还上几年。

房子是新的,家里的陈设却很简单,一台老式电视机就放在两坨空心砖上,一块泡沫支起电磁炉。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崔庆涛打小就懂事,以前父母还在嵩明时,只要是假期,他和弟弟跟着父母,夜里3点起床,在大棚里撒鸡粪。

今年高考,学文科的崔庆涛考了669分的高分。他报的是北京大学法学专业,最后被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专业录取。

最近一个月,为补贴家用,他和父母在离家四、五公里外的箐口塘打工,为一户人家新建的房屋做装修。每天一大早骑摩托车赶去,10多分钟就能到达。

7月22日,崔庆涛和妈妈把路边的一堆黄沙铲了装上小推车,推到楼底下,挂上简易吊车吊到二楼。刚读四年级的妹妹在工地上玩耍。这时,一辆面包车驶入工地,是快递员来录取通知书的。

在一个盛水的白色塑料大缸前,浑身是灰尘的崔庆涛弯腰把手洗干净,然后在红色T恤上左擦右擦。他满脸微笑,拿出身份证给快递员核实。

父亲崔茂荣不识字,让妻子念给自己听。许树兰一字一顿念起来:“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崔庆涛同学,我校决定录取你入新闻与传播学院专业学习,请你准时于2018年8月30日凭本通知书到校报到,校长林建华。”

听完,崔茂荣的脸上荡起笑容。崔庆涛犯愁,“学费怎么办?”就读的会泽县茚旺高级中学的几位老师建议他申请助学贷款,并把一些助学贷款的办理手续和程序告诉了他。

崔茂荣让儿子不要担心,“学校可以贷款,我也能苦,现在国家政策好,等你们几个读出来,我们家的好日子就来了。”他给儿子打气。

“大量贫困家庭的学生通过教育和高考,改变了个人的命运,贫困家庭通过教育阻断了贫困的代际传递。”会泽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周朝祥说,崔庆涛求学奋进的故事应该让全县更多贫困家庭看到。

此前,会泽县委宣传部成立了新时代脱贫攻坚讲习所,宣传脱贫攻坚政策、艰苦创业精神、传统美德和社会公德,用“农家话”讲“农家课”,对农户说“群众话”、讲“心坎话”,做到学习宣讲接地气,讲习所里掀热潮的良好氛围。“我们已经把崔庆涛邀请进来,让他把自己的故事讲给村民们听,给大家带去精气神。”周朝祥说。

性格内向的崔庆涛应允了。以前没微信的他,为了“工作”需要,这次还专门开通了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