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坤一人分饰两角,“谍战+生活流”走出类型剧新路,新京报专访主控出品方星易和影视CEO唐郗汝
免费培养编剧,《脱身》总制片人敢布局
《脱身》发布会现场主创大合影,左六为唐郗汝。
由陈坤、万茜领衔主演的46集电视剧《脱身》已收官,该剧从6月11日开播起,就在网上热议不断,无论是陈坤一人分饰两角的表演技巧,还是被裹挟到时代洪流中小人物的跌宕命运,都让《脱身》显示出了独特的气质。
《脱身》的主控出品方星易和影视,作为一家新兴的内容制作公司,第一次操盘电视剧项目有哪些得与失?面对影视行业日益激烈的竞争,做了哪些准备?近日,新京报记者访问《脱身》总制片人、星易和CEO唐郗汝,听她阐述星易和“慢工出细活”的发展逻辑。
总结
聚焦40年代上海中产 做非典型谍战
《脱身》是星易和影视于2016年重组成立之后的第一个项目,也是唐郗汝第一次以电视剧制片人的身份出现,在此之前,她一直都在拍电影,推出“亚洲新星导计划”的延续“亚洲星引力电影计划”,培养新导演,发掘原创力量。
无论是制作、服装还是剧情、表演,《脱身》都是一部用心之作,有些观众认为该剧的谍战浓度不够强烈,唐郗汝也表示理解,“观众如果在谍战剧强情节的期待视野下看,就会发现《脱身》并不是在传统谍战剧的框架之内叙事,而是杂糅了情感和喜剧的元素,从而更加真实地展现了上世纪40年代上海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我们创作的初心,就是想表现上海中产阶级的生活,展现时代大变局中,一群原本在自己的小世界享受着安乐生活的中产阶级,是如何不得不打破宁静生活的边界,成为社会变革的一部分。”在唐郗汝看来,“中产阶级在意识形态上是最保守的,在社会变革中受到的冲击也是最大的。”
《脱身》收官后,唐郗汝仍从各个渠道搜集反馈信息,“剧作结构和人物情感逻辑是创作者永远不该停止探索和进步的领域。”
探索
与云莱坞合作“编剧计划”免费培养新编剧
从2003年进入影视行业开始,唐郗汝秉承的工作原则始终是认真做事,踏实干活,她确信行业内人才的培养也需要时间积累,待市场恢复冷静,留下来的才是真正热爱这个行业的人。
唐郗汝决定继续培植行业的新兴力量,挖掘新人编剧。从2016年开始,星易和与云莱坞合作推出“编剧计划”,招募有潜力成为编剧的小说作者和剧本作者,免费提供长达两年的培训,密集地上课训练,一对一指导学员。
唐郗汝谈到,培养新编剧这件事,一开始并不被周围人看好,认为她是吃力不讨好。但她仍坚信,编剧是行业的基础,只有把基础问题解决好,才能给后续产出优质作品提供更多可能性。最终“编剧计划”有400多人报名,通过考察应征者的写作水平、口头表达能力、面对质疑时的抗压能力和剧本逻辑结构能力,其中10人通过筛选进入培训计划,两年过去,4人顺利毕业,进入影视项目担任编剧。
唐郗汝欣喜地看到了新兴力量给行业带来的希望,学员从对剧本毫无概念,到第一个完整的商业剧本,再通过一两个项目的磨炼,就能够独当一面。
布局
三大业务板块联动 打造有厂牌意识产品线
成立三年来,星易和面世的作品只有一部《脱身》,并非高产,然而唐郗汝并不着急,她不追求片量,星易和以内容研发为核心,在培养新人编剧“打地基”的同时,形成了三大业务板块:瞄准国内市场的影视剧、成系列的有统一世界观设定的幻想类题材影视剧、中外合拍片。
星易和正在开发的项目有5部剧集、3部电影,其中一部关于幼儿教育的都市生活剧正在剧本创作阶段,一部运动励志喜剧电影即将于8月开机。
中外合拍片无论是内容选题还是实际操作都非常有难度,成活率也很低,但唐郗汝是一个偏好啃硬骨头的实战派,从美国奥普传媒主办的“中国好莱坞剧本大赛”寻找内容源头适合合拍的项目,“前两届的参赛选手都来自国外,希望从明年开始可以吸引更多的中文创作者。”星易和与奥普传媒合作的合拍片项目要寻找内容上的平衡点,真正打通国内外两块市场,“希望未来星易和参与的合拍片项目,营收一半来自海外,一半来自国内。”
定位国内市场的影视剧与中外合拍片的生产制作,都在为幻想类题材影视剧的生产制作奠定基础,积蓄中外双方影视创作和生产力量,建构统一世界观,从而生产出真正属于中国的幻想类影视剧,这就是唐郗汝构建的三个业务板块内在的有机联动,打造带有鲜明厂牌意识的产品线,她认为:“互联网的发展让观众和创作者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即使是剧集这样传统的B2B产品,未来的营销和营收模式也会越来越接近电影这样的B2C形态,以类型、风格和内在价值观体系来形成品牌集群,可能是内容生产型公司应该探索的方向。”
联通
补齐编剧短板 让影视与学术建立联系
纵然编剧再博学,也有其知识结构辐射不到的区间,这时候寻求该领域专家的帮助,借助知识工具,就显得尤为重要,加之唐郗汝一直从事学术研究工作,也深感学院书斋与影视创作的距离之远。因此唐郗汝想要在学术研究和影视创作之间搭起一座桥梁,改变当下行业内学术研究与创作生产实践完全脱钩的现状,与高校合作,进行深入的课题研究,为影视项目开发打基础。
星易和目前已与国内一流综合性院校的研究院达成课题合作框架,共同研究在幻想类影视剧中如何建立一个有中国文化根基的世界观以及建构这个世界观的方法论。“当下中国的幻想题材影视剧创作乏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影视创作者和专业学科研究者之间无法达成真正有效的沟通和合作,”这并非找一两个专家来提意见就能解决,学科分工越来越细,很多时候创作者甚至不知道应该找什么专家才能对症下药。因此我们就要寻求专业学者的帮助,共同搭建一个统一的完整的底层构架。这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需要在深度文化分析的基础上,合理构建幻想类题材中的世界观体系,“这需要物理、生物、民俗、语言、地质等多学科工具的交叉合作。幻想不等于脱离现实,更不是胡编乱造,事实上,只有这些基础工作越严谨,我们创造出来的故事世界才能越有说服力。”
当一切基础工作就绪,星易和已为生产更多优质内容做好准备。
采写/新京报记者 武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