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岁无腿老人登顶珠峰:不是征服 是珠峰接纳了我

新华每日电讯

43年五登珠峰,无腿老人终圆梦

点击进入下一页

2018年5月,夏伯渝戴着氧气面罩攀登珠峰。

为了向珠峰发起第五次冲锋,他每天早晨4点起床,开始90分钟力量训练,包括负重10公斤1500个深蹲、100个引体向上、360个俯卧撑等。随后,他骑车到离家20公里外的香山开始登山训练

“不是我征服了珠峰,而是珠峰接纳了我。人在大自然面前太渺小了,大自然永远不会被征服,但人的命运却是可以的”

点击进入下一页

▲5月23日,夏伯渝登顶成功后在北京一家医院疗伤。 本报记者郭沛然摄

本报记者程露、倪元锦

暴风雪还是来了。

所幸,这次是在夏伯渝登顶10分钟后。

从珠穆朗玛峰南坡大本营出发,经过7天跋涉,5月14日,69岁的夏伯渝,穿戴义肢,终于站在世界最高峰的顶端。

“我知道自己迟早会登顶,只是没想到用了43年。”夏伯渝坐在北京一家医院的病床上,两颊仍见冻伤的血痂。

这是夏伯渝迄今第五次攀登珠峰,也是第一次成功登顶。他成为继新西兰人马克·英格利斯2006年登顶珠峰之后,又一个登上珠峰的双腿截肢者。

夏伯渝1949年7月生于重庆,后随父母到青海省支边,从小酷爱足球,“体能特别好”。

1974年,在一家机床铸造厂当钳工的夏伯渝被国家登山队选中。

“我当时听说可以免费体检,还能去北京转一圈,就报名了。”他说。

没想到,这个决定改变了他的命运。

1960年,中国登山队首次登顶珠峰,创造了人类首次从北坡成功登顶的历史。1975年,中国登山队再次攀登珠峰。夏伯渝是成员之一。

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为世界最高峰,雄踞喜马拉雅山脉中段的中国和尼泊尔两国的边界线上。

他和队友攀到8600米时遭遇暴风雪,不得不下撤。夏伯渝在途中双脚严重冻伤。

几天后,他躺在医院里等待截肢手术时,从收音机里听到队友登顶的消息,悲喜交加。

“我为他们能完成任务而感到高兴,但想到自己没在其中又很失落。我不敢想象未来的生活可能要在轮椅上度过了。”

珠峰成了夏伯渝心中的一座山。

8844米,他用了43年

医生提醒夏伯渝可以安装义肢,像常人一样生活,甚至可以继续参加体育运动。这重新燃起了夏伯渝的希望。

他暗下决心,只要自己能动,一定要登上珠峰。

虽然花了43年圆梦,但夏伯渝在峰顶只待了不到10分钟。

点击进入下一页

▲夏伯渝在小区做引体向上。

他拄着两根登山杖,努力用钛合金材质的义肢多走了几步,想到山的边缘看看。他通过对讲机,经珠峰大本营的电话连线,向远在北京的妻子报平安。

“我终于站在了我梦想了41年的珠峰8848的顶峰!”他大声说。

事后,夏伯渝调侃自己因太激动把“43年”说成了“41年”。1975年,他的队友们曾测定珠峰海拔约为8848米。2005年,中国重新进行了珠峰高程测量,确定峰顶岩石面海拔高程为8844.43米。

“老夏,你一定要平安回来。”他的妻子在电话中说。

先于夏伯渝登顶的登山者过来跟他合影。他还没来得及拍单人照,突如其来的暴风雪就迫使所有登山者立刻下撤。

“我想好的两个照相姿势都没来得及摆。”夏伯渝颇为遗憾。

他预设的两张单人照,一张是高举国旗的,另一张是自己用登山杖指向蓝天,取下氧气面罩,“不能光看见脚啊”。

下山比上山更艰险。他和夏尔巴向导花了两天才返回海拔5300多米的大本营。

挑战来自义肢和暴风雪。

夏伯渝带了两副不同用途的义肢,一副走岩石,一副踏冰雪。由于义肢无法传递感觉,和一般人相比,他在一些险要地带要多付出一倍体能。低温冻住了部分螺丝,更糟的是,高强度运动和低温严寒使他的腿肿起来。早上起床后,他无法将义肢牢固地安装在腿上。

持续的暴风雪使得登山镜的镜片结了一层冰霜。“我什么都看不见,到处一片白茫茫,要用指甲抠才能弄干净眼镜。”他说。

夏伯渝的义肢数次卡进冰缝里,夏尔巴向导不得不将冰缝凿开一点儿,以便帮他拔出义肢。

“我当时想完蛋了。万一假肢卡在冰缝里从腿上脱落,我会死在雪山上吧。”他说。

他唯有紧握登山绳,一步一步艰难地走。

2014年,他抵达位于尼泊尔境内的珠峰南坡大本营。但南坡发生严重雪崩,多名夏尔巴高海拔工作者不幸身亡,登山道路也被冲毁。

2015年,他再次来到南坡大本营。尼泊尔发生大地震,他的珠峰梦想再次搁置。

2016年,夏伯渝第四次尝试。历史惊人地相似,在距顶峰不到一百米时,暴风雪阻拦了他。

“我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冲顶。我想不顾一切冲上去,哪怕下不来了。”他说。

可当他回头看见随行的夏尔巴向导时,内心开始挣扎。他们只有二三十岁,以出生入死做雪山向导为职业,往往是一人担负全家的生计。

“他们不能因我的梦想而死。我决定下撤。”

梦想的力量

失去双脚的夏伯渝成了中国登山协会的一名工作人员,主要负责管理档案。同时,他还参加残疾人运动会和国际攀岩锦标赛,多次获得奖牌。

命运并没有眷顾夏伯渝。他患上癌症并转移至淋巴,经历多次手术;在第一次截肢20年后,残端伤口反复感染,无法正常穿戴义肢,他又经行了一次小腿截肢手术。

2008年,他戴着义肢重返珠峰北坡大本营,为北京奥运火炬珠峰传递活动加油助威。那次经历让他觉得梦想可能并非遥不可及。

他的儿子夏登平说:“我爸联系了第一个戴假肢登上珠峰的新西兰人,和他讲了自己的情况。那个人说‘你或许也可以的’。我爸决定挑战自己。”

夏伯渝认为,自己的适应性、耐寒能力、体能都是适合登山的。此外,他还将胜利归功于坚持梦想。

他的坚持并非常人所能想象。

为了向珠峰发起第五次冲锋,他加强了日常训练。每天早晨4点起床,开始90分钟力量训练,包括负重10公斤1500个深蹲、100个引体向上、360个俯卧撑等。随后,他骑车到离家20公里外的香山开始登山训练。

为了获得更多用义肢攀登雪山的经验,他攀登了海拔7546米的慕士塔格峰、6178米的玉珠峰、主峰海拔6250米的四姑娘山及巴郎山等,还徒步穿越了腾格里沙漠。每次登山,他或多或少都会受伤,需要休养一段时间。

登山是一项昂贵的运动。对于每月退休工资6000多元的夏伯渝来说,获得赞助可以助他圆梦。为此,他上了几档电视真人秀节目。

“我并不想被媒体过度包装,但我需要费用,需要让更多人知道我的故事。”夏伯渝说。不算赞助,他估算自己在登山上的支出约35万元。

他说,要登珠峰,顶级装备需要10万元,还要支付探险公司30万至50万元不等的费用,后者将为尼泊尔境内的登山者提供包括吃、住、训练及向导等一站式服务。

有批评者认为,夏伯渝的成功可能会给残障人士树立并不理想的榜样,鼓励更多人拿生命冒险。

虽然夏伯渝表示没想过自己的梦想会对别人有什么影响,但建议人们首先考量自己的能力,包括体能、适应性、经验等。

“不能冲动。无论在任何时候,生命高于一切。”他说。

点击进入下一页

▲2018年5月,夏伯渝在登顶前更换义肢。除署名外,图片均由夏伯渝提供

一个人的珠穆朗玛

每次远行登山之前,夏伯渝都会向妻子和儿子交代很多事情,比如提醒他们何时交水电费、自己买了什么保险等。

“我知道自己不一定能回来。”

为了安慰家人,他总说这是最后一次登山,却屡次食言。

夏伯渝截肢后经人介绍与妻子相识、结婚,生下儿子,取名“登登”。

他说,这并不是想让孩子以后去登山,而是希望他能记住自己的父亲是一名登山者。

夏伯渝登珠峰并没有获得家人明确的支持。“但他们支持我为了实现梦想而努力的过程。他们知道我一生经历过很多苦难,登上珠峰是我的心愿,不愿我有遗憾。或者因为,他们知道反对也没有用。”他说。

34岁的夏登平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父亲的故事,他的小学同学都知道,“认为我爸非常伟大”。

夏登平的体育运动都是父亲教的。

“我10岁时,骑自行车去奶奶家要一个小时,挺累的,但爸爸说要坚持。”他说。

夏伯渝每次登珠峰都会背同一个包,夏登平管它叫“75年的包”。

“1975年他第一次登珠峰的那包装备在我们家很神圣。羽绒服、背包都是单独放好的。”夏登平说。

在父亲冲顶前,他悄悄到了珠峰大本营,这也是他第一次见到珠峰。

登顶成功后,夏伯渝返回大本营,一个人坐在椅子上休息时,旁边来了一个人,他以为是记者。

扭头发现是自己的儿子,他很吃惊:“你怎么来了?”

“我走上来的。”

“你还能走上来?”

夏登平告诉记者,通往珠峰南坡大本营的路,他父亲从2014年开始走了四遍,“我也应该走一遍”。

“不管成败,我觉得这是他最后一次登珠峰了,应该去支持他。第二个原因,我妈说:‘你得去!’”夏登平说。

“她并不十分支持,但支持我支持。”

夏伯渝的卧室有一幅珠峰壁画,会根据不同的光变成不同颜色——蓝天下的珠峰、夕阳下的珠峰、星空下的珠峰。

夏伯渝的人生经历正在被制作成一部纪录片。

当有人用“征服珠峰”来表述他的梦想时,他马上予以纠正。

“不是我征服了珠峰,而是珠峰接纳了我。人在大自然面前太渺小了,大自然永远不会被征服,但人的命运却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