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黄河“龙头”库区的高原渔业“修炼记”

中国新闻网

 图为青海龙羊峡库区养殖场。 张添福 摄

图为青海龙羊峡库区养殖场。 张添福 摄

中新社青海共和5月26日电 (记者 张添福)万里黄河“龙头”电站龙羊峡,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是黄河上游首座大型梯级电站,高峡出平湖,低温、优质库区水,堪称高原冷水鱼“天堂”。

“二十(岁)出头,我就和村上伙伴们,划着皮筏子,在黄河里抓鱼。”高原“鱼把式”罗占元跟黄河打了三十年交道,“那时,河里花斑裸鲤、高原鳅、鲶鱼、鲫鱼很多,有些鲤鱼重达十五公斤。”

罗占元25日向中新社记者介绍,人们还在库区培育池沼公鱼,捕捞工具随之换代更新,“灯光网”一网就能捞一两吨,就近贩卖,“春、秋两季,沿岸很多人收获颇丰。”

“慢慢的,野生鱼少多了,花斑裸鲤基本逮不上,有些鱼可能绝种了。”罗占元说,“打个比方,刚开始可能几十号人在抓鱼,后来就有上百人。”

2009年,青海民泽龙羊峡生态水殖有限公司开始在龙羊峡库区大面积养殖冷水鱼。

“当时很多渔民很反感,认为是在跟自己抢饭吃。”罗占元说,“但我不这么看,野生捕捞不是长久之计,当时我们抓鱼,越抓越小。我们开始支持人工养殖。”

目前,跟罗占元一道,龙羊峡有两百多人加入青海民泽龙羊峡生态水殖有限公司养殖虹鳟鱼。2017年,该公司200个周长100米的网箱,共产虹鳟鱼约9000吨,实现产值4.5亿元人民币。

青海民泽龙羊峡生态水殖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旭说,凭借库区平均水深80米的优质河水及年均水温12摄氏度的条件,该公司从鱼卵进口,到商品鱼养殖、加工冷链,都拥有一套成熟技术体系,已成为青海最大虹鳟鱼养殖企业。

“现在,只需24小时,产自青藏高原的虹鳟鱼,就能送抵中国沿海城市餐桌。”杨旭说。

据青海省渔业环境监测站数据,2017年,青海省在龙羊峡、李家峡、公伯峡等黄河库区的二十余家企业,共产虹鳟鱼13800吨,占中国总产量的三成之多,主要销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中城市,少量出口海外。

青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植物与食品检验检疫处处长侯保宁表示,“龙羊峡库区属无污染地区,所产的鱼经过多年持续检测,没有发现过有害物质。”

当前,青海省部分虹鳟鱼养殖企业,着手成立从鱼卵孵化到养殖、加工、营销全产业链发展的产业联盟,以形成环境友好、养殖高效、装备先进、品牌卓越的现代渔业发展新格局。

2018年,中国官方首次在黄河实施禁渔期制度,禁渔期为每年4月1日12时至6月30日12时。“从长远来看,应该这样做。”罗占元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