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小学生举报同学带零食反被处罚 老师的回应再次获赞

观察者网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一块巧克力的故事……

故事的主角,是宁波的一枚小吃货,他把巧克力带到了学校。要知道,在绝大多数中小学,带零食到校都属于违规行为。小吃货的“违规”行为很快被同学发现了,并一状告到了老师那里。

他的老师,正是“我们1班”的王老师。王老师的处理方式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竟然惩罚了举报人!事后,她整理了“案发经过”,分享在微博上,并得到了全国网友的支持↓

这条微博发布于14日下午14:28,截至目前,收获了近四千条评论和两万余次点赞。有人甚至开启“福尔摩斯”模式,忍不住在微博八卦。

文中说告状者“即使是被同学供出真相后,还想抵赖”,也就是说,他是不承认有威胁同学的,那在此罗生门的情况下,老师是怎么确定不是那个孩子为了逃脱骂同学的罪责而说谎呢?

对于网友的疑问,王老师坦言,因为“告状者”有过多次信用问题,并且眼神躲闪,被王老师一眼识破,最后他乖乖承认了。

在微博上,网友的态度呈一边倒,都支持王老师的处理方式,并表示被她的机智折服:

@e_bm:这种爱告状的小孩特别讨厌,长大后也是大概率的麻烦。

@郊县天王老田:小树就得砍,不能长歪了。

@唐拉拉:这个老师不能更可爱了!希望孩子们都遇见这样豁达幽默而有智慧的好老师!

@狸猫小姐的胡萝卜:哈哈哈哈哈出了这口恶气,当真是嫉恶如仇的官大人了!

有网友还给出了不一样的解决办法:

@法治君:没遇到我。我的惩罚不仅如此,还要求两人面对面站好,举报者必须目不转睛地盯着对面的嘴巴,直到最后吃完,帮他擦嘴。

@老子聊发少年狂:干得漂亮!我家小同学的老师直接在班上要求不许告状,要么你制止他说服他,老师基本上不受理告状。

也有网友脑补了后面的情节:

@我还能学-木卫三:然后举报者和被举报者达成共识,以后换着带零食,换着举报,然后就可以换着当着老师的面吃零食。

@杨大哼唧:也告诉带巧克力的同学:下次再带零食来老师就当你的面吃掉。

@K夾腳拖:好解气啊!带巧克力同学对着举报者边吃边说,“今天的巧克力格外好吃呢!”

“告密”处理引发关注后,王老师独家投书澎湃新闻——《老师如何处理学生告状问题》。

她认为“一个班级里最重要的是信任感、安全感……我希望学生们举止文明,班级井井有条,但我不希望通过同伴之间的相互告密来掌握他们的动向。”她还强调,对学生告状的行为,不能一概而论,“我理解在当下社会,人们更热切地希望一个光明、公正、平等的环境,鄙视告密也正常,只是对儿童来说,他们真的不该承受这么重的一个指责”。

《老师如何处理学生告状问题》全文如下:

如何处理好学生的告状,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关系到整个班级良好学风、班风的形成,也关系到每一个学生成长过程中获得的幸福感,以及以此形成的价值观。

没有教过小学的人,可能很难理解小学教育工作的琐碎。尤其是小学低年级,每天都会遇到很多很多来自学生的告状。处理这些问题,是非常考验成人耐心的,因为在大人看来无足轻重的事情,在小孩眼里,却都是大事。

我曾处理过一次学生打架事件,去教室巡视的时候,一群学生拥上来,七嘴八舌地告诉我,有人打架了。我看到这两个孩子的时候,他们还揪着对方不肯放。我问清了事情的缘由,原来是因为窗户上停了一只虫子,其中一个孩子认为这是一只害虫,就想把窗子推过去关上,夹死它;而另一个孩子认为这是一只好虫子,不该夹死它。于是,就这样吵了起来,乃至打了起来。我对他们说:“你们两个人,一个很有正义感,要消灭害虫,我理解你的心情,另一个很有慈悲心肠,很善良,我也很赞赏。这只虫子,老师也不认识,建议打开窗户,把它赶走,就可以了。”两个小孩都表示赞同,然后握手言欢,皆大欢喜。

教学日常当中,相当一部分的纠纷就是类似这种事情。如果身为大人,没有蹲下去倾听儿童诉说的耐心,只有简单粗暴的裁决,那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也无法得到孩子的认可。所以,面对孩子的告状,第一要紧的就是花时间和耐心来仔细地听孩子说,详细地了解经过,才能做出公正的裁决。对儿童来说,这种公正是很重要,也很珍贵的。

学生告状,表面看起来都是学生来找老师反映情况,指责他人,其实动机各有不同,主要分成三类。

一类告状是出于儿童朴素的道德感,他们要指出那些破坏规则的行为,比如考试作弊、逃值日、赖作业,在儿童看来,这就是错误的行为,是应该被批评、被指正的,他们告状,只是出于简单的是非判断;第二类告状是因为自己的利益被侵犯,比如被人欺负、捉弄,虽然这种骚扰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严重,却是让学生感到不舒服的事件,作为老师,也是必须介入的;第三类,其实在学生群体中也不少见,那就是一种损人利己的心态,出于嫉妒或是威胁的动机,告发他人。这种告状,堪称“儿童版告密”,是身为教师要特别注意的,我觉得对这种心态的扭转,远比纠正学生的违纪行为更重要。

面对不同的告状动机,老师要有不同的对待。对第一类告状,我会让告状者公开在班级里说,在全班面前表述自己的观点,批评那些不正确的行为,让全班学生进行讨论,发表各自的观点,使全体学生从中得到教育。既然是批评不正之风,我觉得可以心怀坦荡,公开表达。我把这作为学生品行教育的一种渠道。

前段时间我就刚处理了班级里一起这样的事件,有学生来举报,说某位班干部在检查教室卫生时,发现有同学乱扔垃圾。这位违纪者为了不被扣分,拿出十元钱来贿赂班干部,而班干部竟然也收下了。举报者对此十分愤慨,认为班干部在以权谋私。他来我这里告状的时候,我让他也向全班学生陈述了他所目睹的所有过程,让学生们发表了自己对此事的看法。讨论结束后,我不仅处罚了行贿者和受贿者,也郑重地将此事告知了家长,家长也表示十分重视,会在家严肃教育孩子。老师对学生的了解,远不及学生之间的了解,像这样他们私下里发生的交易,如果不是第三人告状,我是无从了解的。所以,像这类告状,我觉得对学生成长是有利的。不过,我处理这种告状的一大原则就是我不会因此奖励任何提供信息的人。我觉得实现公正本身就是对他们最大最好的奖励。

对第二类告状,我认为,老师一定要做好法官兼老娘舅的角色,因为这类纠纷往往经过复杂,涉及学生很多,学生出于趋利避害的本能,又会用谎言为自己遮掩。老师要在纷杂繁琐的各路线索中搞清事实真相,很不容易。如果在学生来告状的时候,只是不问青红皂白,各打五十大板,强行让他们互相道歉,收到的只能是表面上的平息,学生心里并不服气,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曾经有一个内向安静地孩子来告状说同桌总是打他,他忍无可忍。我在了解事情经过后发现,其实那个欺负人的孩子自控能力差,脾气大,只是在老师面前装得比较好,一直未被发现。作为老师,在处理好纠纷之外,也要教给学生一些与人交往的技巧和方式,告诉他们在遇到自己情绪很差的时候该如何排解,当别人有矛盾的时候如何处理。这样,就把告状作为了一个很好的契机,来帮助孩子成长。像这类告状,我一般都是私下里一对一地沟通教育。

第三种告状,我觉得是最需要教师警惕的,我们绝不能培养学生来做告密者,这是很可怕的。有一次,有几个男生在背后偷偷说老师坏话,被人举报了。我严厉批评了举报者。我对学生说,我不在乎谁在背后说老师坏话,我根本不想听任何关于这种行为的举报。谁人背后不说人?谁人背后无人说?发发牢骚有什么大不了的,我受得起被学生背后议论。

我多次对学生说,一个班级里最重要的是信任感、安全感,除非是影响他人的破坏行为,发生了严重的错误,其他都不必来跟老师说。我希望学生们举止文明,班级井井有条,但我不希望通过同伴之间的相互告密来掌握他们的动向。

当然,除了上述三种告状之外,还有低年级小学生群体里多发的那种鸡毛蒜皮式告状,遇到这种告状不必多深究什么,很多时候小孩对老师说完,就心满意足地走了。他并不想要老师真的来解决什么,就是想来倾诉一下而已。对这种告状,老师给予一些语言和肢体上的安慰就可以了。

所以,对学生告状,我觉得,不能一概而论之,简单归纳为“告密”,这是不公平的。我理解在当下社会,人们更热切地希望一个光明、公正、平等的环境,鄙视告密也正常,只是对儿童来说,他们真的不该承受这么重的一个指责。(完)

那么,对于孩子之间相互打“小报告”,你怎么看?

假如你和王老师一样,遇到一块巧克力的故事,你又会怎么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