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渡港区首个高压船舶岸电系统在海天码头正式投用。(本报记者王协云摄)
在港16个小时、用电2万度,彻底实现“零油耗、零排放、零噪音”――日前,10万吨级集装箱船舶长荣海运“长杰”轮靠泊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海天码头,关闭辅助发电机、依靠3兆瓦岸电系统开展后续作业,这标志着东渡港区首个高压船舶岸电系统正式投用。
航运物流业是我市支柱产业之一,也是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带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排头兵”。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此次海天码头高压船舶岸电系统的成功启用,落实市委、市政府对建设“绿色港口”的具体要求,为解决港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提供示范案例。
“海天码头3兆瓦高压船舶岸电系统,斥资900万元投资建设,是厦门港第三套也是厦门岛内第一套集装箱船舶岸电设施。”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海天分公司副总经理林致来介绍,“经计算,使用岸电后,每艘次船舶可减排二氧化碳15吨、各类空气污染物0.15吨。”
目前,船舶岸电使用在厦门港方兴未艾,截至昨日,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已连船运行10个艘次,总供电量达到14万度;售电方厦门自贸片区港务电力有限公司积极实践售电侧改革试点工作,探索市场化的电力交易模式,降低岸电用电成本;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常态化机制持续推广,船舶岸电系统将成为守护“厦门蓝”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在厦门港口管理局和厦门港务控股集团的指导下,秉承“繁荣港口经济、促进贸易发展、提升生活品质”的企业发展使命,不吝投入,持续开展龙门吊“油改电”、船舶岸电、堆场LED照明改造、太阳能应用、拖车LNG改造、港区污水处理和管网改造、船舶溢油监控等一系列“绿色港口”项目的建设。其中,该集团计划2018年底使旗下一半码头具备船舶岸电供应能力,走在全国前列。(厦门日报记者 徐景明 通讯员 赖艺玲 牟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