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村里住,种田不耽误
“无人村”多了“候鸟式”种田人
白叶坑村是个只有20多户人家的小村庄,位于江西省抚州市荷源乡,与南城县交界。从2010年开始,村里的年轻劳动力陆续进城务工、买房子。村里的房屋逐渐闲置,渐渐地变成了“无人村”。
资料图:种田。 鲲鹏 摄
10月下旬某日,《工人日报》记者驱车前来,沿着一条坑坑洼洼的偏僻的砂石路进村,路旁的茅草肆虐,几乎要把路面掩盖。几番辗转,到了村口,眼前豁然开朗:村庄的四周被群山环抱,山上郁郁葱葱,植被十分茂密。十几栋村舍静卧在一片金黄色稻田中,在湛蓝的天空映衬下,仿佛是一片世外桃源。
农耕村庄渐渐变成“无人村”
在村口,记者遇到了正要去收割晚稻的村民黄光祖,也许是常年干农活儿,他满脸黝黑,背已经微驼,眼睛炯炯有神。虽然年过六十,在村里还算得上是干农活儿的好把式。
“现在村里只剩下十几栋陈旧的老屋。”他向记者介绍,这些房子都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兴建的。由于交通不方便,村里后来就没有人再修建新房。据他介绍,白叶坑村是个自然环境比较优越的地方,村庄的四周被群山环抱,绿树成荫。有四条小溪从村里流过,形成天然的灌溉系统,由于植被茂密,水源丰富,山上的泉水从来没有干枯过,耕地从来没有受过旱灾。村里400多亩土地,除了一小部分退耕还林,其余的都还在耕种。
“环境虽然很好,但是这几年村里的老屋渐渐没有人居住了。”他告诉《工人日报》记者说,村子所在的地理位置比较偏僻,交通很不便利。“村里没有小学,也没有村医。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年轻人外出打工。挣了钱的年轻人,很多在城里买了房,老屋也渐渐地被遗弃了。”
村里多了“候鸟式”种田人
“不在村里住,种田不能耽误。”黄光祖告诉《工人日报》记者,虽然村里渐渐少了人居住,但是家家户户还都会在村里栽上树木,种上粮食。“每年4月,春耕开始的时候便又纷纷回到村里种田。收获季节,大家像候鸟一样回来收割庄稼。”
顺着他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远处的梯田上,稻谷一片金黄,几名村民正在收割晚稻。农闲时在城里务工或者操持家务,农忙时则在村里种地,这些人被称为“候鸟式”种田人。
黄光祖一家早在三年前便在县城买了房子,现在他和老伴也过着这种“候鸟式”种田人的生活。“我有三个孩子,女儿嫁到南城,两个儿子都在外打工创业,现在只留下我们夫妻俩还在家种田。”他说,由于年纪太大,他和老伴在城市已经找不到就业岗位,自己种了一辈子的地,不忍心将它荒废。每年卖粮收入有5万元,除了生活开支,还可以结余一部分。
白叶坑村村主任袁清告诉记者,村里300多亩耕地的耕作让他觉得担忧。由于交通不便,耕地都是位于山脚、沟谷处的小块田地。根本无法从事机械化作业,从插秧到收割全部,再到稻谷进仓,都是体力活。“村里的年轻人大多不愿意再干农活,基本都外出打工,对于耕作也并不熟悉,土地多承包给别人耕种。现在留下来种田的只有6户人家,他们耕种了村中300多亩耕地,这些耕地每年能给每户村民带来5万多元的经济收入。”
记者了解到,白叶坑村这6户人家,除了一户村民的年龄比较年轻,才四十几岁外,其他的都在60岁以上。“现在黄光祖一家除了他们老两口,女儿和儿子也已经不再种地了。”袁清说,种田没有了接班人,以后这300亩土地谁来耕种?
职业农民将成为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在社会转型期,出现了“亦农亦工”特殊群体——农民工。他们在农忙时回家务农,农闲时进城务工。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农民工总量达2.817亿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693亿人,总量和外出人数都在持续增长。随着进城务工人口的增加,农村居住人口出现逐年减少的趋势。
“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这样的‘候鸟式’种田人是发展的必然趋势,这这是过渡时期的特殊现象。”四川大学副教授黄星告诉记者,“实际上,任何国家都经历过这样的一个过程。随着我国对于‘职业农民’这一群体的培育,未来将能够弥补农村地区进城务工之后,无人耕种的局面。”(记者 卢翔 通讯员 吴维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