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下午,宁波海曙江厦派出所的廖警官,出了一次警——一笔“涉案金额”为2元的小纠纷。
根据当事双方的要求,很快,他处理好了这次纠纷。回来后,他细想下来,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似乎这道“数学题”不是这么算的!
后来,他“悟”出来了——有人亏了。他把这回事讲给同事们听,同事觉得有趣,发到朋友圈了去——虽然金额小,可事涉三方,还真把不少人给整“懵”了。
这是怎么回事?到底是什么数学题,这么费脑筋呢?
报警电话是一名小卖部的老板打来的,说是“有人买东西不给钱”。廖警官到场后,了解了情况,大概是这么回事:
有名小朋友在小卖部里,买了一支雪糕,花了2元钱。后来,小朋友的外婆觉得雪糕外形有点变形,怀疑是变质的,于是到店里来要求退钱。
小卖部老板当然不同意退。这时,一名女孩过来,买了一瓶水,也是2元。外婆就抢过她递给店老板的5元钱,然后找了对方3元钱。
女孩也没说什么,拿了水就走了。对小朋友的外婆来说,这笔账似乎就这么了了。可在店老板看来,他没收到矿泉水的钱啊。
两人就为这2元钱起了纠纷,于是报了警。
“那你们双方什么意见?”廖警官问道。“她把那5元钱还给我!”“那他得把买雪糕的2元钱退给我!”双方争先恐后地说。
民警在场,两人倒是很快协调好了,各自拿了钱,散了。廖警官也没有多想,不一会,就回所里了。
似乎,当事双方也没有多想,对这一协调结果表示满意。于是,大家都散了。
但在返回所里的路上,他隐隐觉得:这道数学题不是这么算的吧?回去后,特意把每次交易行为都一一列了下来,得出了结论——有人亏钱了。
他把这回事讲给同事们听,个别同事刚开始没转过弯来。有同事觉得有趣,就发到朋友圈里。结果,还真有不少人被这2元钱的“数学题”搞懵了。
那么,经过重新计算后的结论,是什么呢?
廖警官列了一张表,把女孩、店老板和小朋友外婆的每次收支都一一列举,得出“女孩持平,外婆亏1元,店老板赚1元”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