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客户端9月3日电 (记者 李金磊)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9月3日—5日举行,厦门今起正式进入“金砖时间”。
在会晤期间,无论是在厦门的大街小巷,还是在机场、酒店、新闻中心、大会会场等地方,都能看到志愿者的身影。无处不在的志愿者,用微笑感染八方来宾,让人们感受到厦门的热情和活力。
在厦门国际会议展览中心附近的前辅东社区,有五名穿着红马甲的平安志愿者在街头巡逻,他们中间,三人是退休人员,两人在酒店工作。
厦门街头的志愿者。中新网记者 李金磊 摄
“我们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出来做志愿者,负责社区附近的巡逻和卫生。”在一家酒店当经理的刘女士对记者说,“帮助游客指路,维护街头的卫生,向世界展现一个干净热情的厦门,为厦门会晤的顺利举行出一点点力,觉得挺有意义的。”
而像刘女士他们这样的平安志愿者还有很多,在厦门的街头,他们热情地回答着来往游客的各种提问,为做好会晤的外围保障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除了穿着红马甲的平安志愿者,金砖厦门会晤期间,还活跃着2000多名穿着蓝白相间衣服、被称为“小白鹭”的志愿者。白鹭是厦门的市鸟,这些志愿者的昵称由此而来。
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新闻中心里的志愿者。中新社记者 王东明 摄
据了解,这些志愿者主要从厦门大学、华侨大学、集美大学、厦门理工学院等10所在厦高校招募,共3万多名青年学子踊跃报名,经过笔试、面试、体能测试、心理筛查等多轮选拔,最终2000余人入围。
从注册、接待、咨询,到安检、礼仪、迎宾,这些“小白鹭”在各自的岗位上,向世人展现着青春洋溢的笑容,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虽然分工不同,但他们目的一致,那就是“青春扬帆、助力金砖”。
“昨天,当我在站岗时,有一个外国女记者向我竖起了大拇指,那一刻我非常开心!”在新闻中心的媒体专用工作区,负责指引和咨询的志愿者韩淑瑜笑着告诉记者。
志愿者韩淑瑜。中新网记者 李金磊 摄
这个来自集美大学师范专业、笑起来就会露出两个小酒窝的女孩子说:“昨天上岗后就感到收获很大,也感到很快乐。能尽己所能帮助别人,从奉献当中得到快乐,这就是我内心真实的感觉。”
来自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志愿者万文静,负责打印、咨询等综合服务。虽然报名志愿者时知道要培训两个月左右的时间,没有办法回家,但她还是毅然报名了。
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她也获得了成就感。“记者们提的问题千奇百怪,一个外国记者拿着一条大约一两百字的中文短信信息,让我帮他翻译,虽然一开始有些紧张,但最终我顺利给他解释明白了。” 万文静说。
新闻中心里的志愿者。中新网记者 李金磊 摄
“金砖会晤是有利于合作发展的事情,虽然我只是一个大学生,但也应该尽一份力。” 万文静说,在小岗位上为大家提供一些微不足道但必要的帮助,这就是助力金砖的一部分吧。
记者注意到,在新闻中心的餐饮区出入口,排成两三排的迎宾志愿者们,在每个人进来时都会点头致意并说“您好!”,而在有人走出时仍会点头致意并说“请慢走”,令人印象深刻。
“我们想通过这个举动,让人感受到中国作为礼仪之邦的风范,不少外国记者会积极回应我们,同样向我们示意问好。”新闻中心迎宾礼仪组组长李正洪对记者说。
志愿者帮助记者使用电子储物柜。中新网记者 李金磊 摄
志愿不分国界。据了解,志愿者中还有来自金砖国家以及印尼、泰国、马来西亚、老挝等东南亚国家的外国留学生。
来自俄罗斯,正在厦门大学就读研究生的梦兰就是志愿者中的一员。在会晤开始前,她曾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最喜欢厦门的海和水果,在金砖会晤期间,她愿将厦门的美好分享给来自祖国俄罗斯的同胞们。
“奉献是我们的宗旨,志愿是我们的名字”。据统计,厦门目前共有3000多个志愿者组织和50.5万名注册志愿者,相当于每八名厦门常住人口中,就有一名志愿者。此次会晤,厦门人将以贴心周到的志愿服务,助力金砖,添彩厦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