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叫外卖 你留意过外卖送餐箱是否干净吗?

厦门日报

中国烹饪协会推出外卖箱消毒标准,要求箱内要比纸巾还干净。

该标准只是行业标准,执行不到位也无人监管。

外卖箱内餐盒与衣服放一起。

个别骑手在送餐时没有盖上盖子,餐盒暴露在充满尾气的马路环境中。

外卖箱并不干净,盖子也掀开着被暴晒。

上周,中国烹饪协会第一个《消毒餐饮配送箱(包)》推荐性标准出炉,该标准要求消毒后的外卖箱内要比纸巾还干净。

随着网络的普及,通过网络平台叫餐的人与日俱增。据中国烹饪协会统计,2016年全国餐饮收入3.58万亿元,其中网络订餐市场规模突破3579亿元,占比10%。而作为外卖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外卖箱的卫生问题鲜有人问津。

标准的出炉让不少读者的目光集中到了这个小箱子上。这样一个标准的效力几何?在厦门的落地情况如何?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走访:衣服竟和餐盒混装

前日中午12点左右,在思明区汇文路上,正值午餐叫餐高峰期,不少骑手匆忙往返于几家商家之间提货。不过,记者注意到,不少骑手的外卖箱为了方便放餐,直接将外卖箱盖子掀开在外,几份打包的餐盒直接暴晒在太阳底下。走访中,记者也发现了一外卖箱内把衣服和餐盒混合装在一起的情况。

在吕厝附近,记者也发现了取完餐的骑手在送餐过程中,个别骑手没有盖上盖子,餐盒暴露在充满尾气的马路环境中。有些外卖箱则布满污垢,能看出多日未进行清洗。

外卖放在电动车座椅内

“有一次到楼下取餐,发现外卖小哥不是从外卖箱拿餐盒,而是直接掀开电动车的座椅,从里面提出餐盒给我。”在软件园上班的陈女士告诉记者。读者周女士也反映,午饭都是叫外卖,但有几次送来的餐食封口处有明显的开裂情况,有时候一份外卖袋子上还有其他套餐的残渣。也有市民称,在外卖箱内见过擦汗的毛巾和餐盒放在一起。

一家快餐店负责人告诉记者,消费者很少见到自己餐盒放在怎样的一个外卖箱内,至今未接到过任何外卖箱的相关投诉。

尴尬:非强制性标准执不执行靠自觉

据悉,饿了么已经开始推广《消毒餐饮配送箱(包)》标准。前日上午10点,记者来到了湖里区小东山村公交车站附近的一处饿了么配送点,即将带箱出去接单的骑手均会对外卖箱做消毒和清洗。“根据新标准,我们的消毒剂也有了升级,采用乙醇(75%±5%)或有效氯浓度为10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进行消毒。”站点的工作人员称,每天都有相应的消毒程序,对于不按标准执行的骑手,将会根据公司的相关规章处罚,“有专门的督导组,随时随机抽查骑手的工作规范,外卖箱的卫生情况就包括其中。”

对于如何判断消毒标准中提到的“大肠菌群不得检出,菌落总数小于100 CFU/cm2”,从现场消毒过程来看,并未提及。

饿了么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消毒餐饮配送箱(包)》暂时是行业推荐性标准,该标准将被推荐给中国烹饪协会成员单位旗下几百万餐饮门店。同时这个标准是非强制性的,各家外卖公司是否执行,看各自需要。换句话说,《消毒餐饮配送箱(包)》目前只在中国烹饪协会会员中推广,而执行与否则靠自觉,执行不到位也没人管。

呼吁:监管还需部门有法可依

《消毒餐饮配送箱(包)》标准作为一个推荐性标准,约束力在许多业内人士并不看好。“外卖箱消毒后的内环境应该比纸巾更干净,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关键还是要靠政府部门介入,才能有效监管起食品安全的这道环节。

《消毒餐饮配送箱(包)》不能作为执法部门的执法依据,餐饮企业即便是推广应用了该标准,也只是“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让消费者难以信服。但也有市民提出,该标准的发布也让消费者多一份对外卖箱的关注和监督,从这个角度讲,对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也有积极的意义。

今年初,国家食药监总局正在制定《网络餐饮服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一旦发布实施,执法部门也将有法可依,填补这部分的法律空白。市民黄先生就呼吁,诚信是经营的立身之本,商家要自律的同时,执法部门也应该加强监管力度,尽量将食品安全从源头管起来。(厦门日报记者 文/图何炳进 实习生 薛尧)

[责任编辑:黄如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