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阳红03”船厦门起航 展开中国大洋45航次科学考察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厦门7月12日电 (记者 阮煜琳)伴随着悠长的汽笛声,7月12日,“向阳红03”船从厦门海翔码头起航,展开为期120天的中国大洋45航次科学考察,总航程12000余海里。

7月12日上午,“向阳红03”船从厦门海翔码头起航,展开为期120天的中国大洋45航次科学考察,总航程12000余海里。 <a target=

7月12日上午,“向阳红03”船从厦门海翔码头起航,展开为期120天的中国大洋45航次科学考察,总航程12000余海里。中新社记者 阮煜琳 摄

中国大洋矿产资源开发协会办公室主任刘峰12日在厦门海翔码头举行的起航仪式上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本航次任务是蛟龙探海计划中的环境观测、监测部分的重要内容,共分为三个航段执行。第一航段以海山生物多样性调查为主,在西太平洋典型海山及周边海域开展生物多样性与环境调查;第二航段以资源调查为主,主要在东太平洋中国大洋协会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开展地质调查,继续扩大多金属结核控制资源面积;第三航段以深海环境调查为主。

国家海洋局副局长孙书贤在起航仪式上表示,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作为此次考察的组织实施单位,准备充分,组织周密。该航次是第三海洋研究所首次组织大洋考察,也是国家海洋局进行的多任务海洋综合调查航次,除矿区勘探,还着眼于全球海洋环境治理,在航行过程中,还将进行水文、地理地貌的勘察,为海洋防灾减灾提供科技支撑,任务繁重。

本航次首席科学家林辉介绍,本航次科学考察主要包括深海生态环境调查与保护、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资源调查、新型装备测试和试验、深海生物基因资源获取、水文和气象环境等九项具体任务。

“同时,还将开展新兴污染物微塑料调查”,林辉说,本航次将在相关海域开展水体和沉积物中新兴污染物微塑料调查,掌握相关海域微塑料的数量、种类和组成等污染特征,为中国参与全球海洋环境治理,推进国家管辖范围外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海洋环境管理提供支撑。

据悉,这是“向阳红03”船首次承担中国大洋科考任务。执行本航次任务的科考人员主要由来自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等国内知名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船员以及关键调查仪器设备保障人员约90余人组成。

根据安排,本航次大洋科学考察任务为期约120天,预计2017年11月“向阳红03”船完成科学考察任务返回厦门码头。(完)

[责任编辑:黄如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