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先林:可能有时不太注意。我穿衣服图一个简单,一般只穿一件,不喜欢层层叠叠。我每天看温度,根据温度决定今天穿什么厚度的衣服。盖被子也是这样,各种薄厚的被子我都准备着。
刘先林 1939年4月19日生,河北省无极县人。1962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数十年以来,致力于摄影测量和航测仪器的研究工作。 受访者供图
新京报:可否分享下你的金钱和消费观?
刘先林:我觉得钱多了也没什么用。反正也不缺钱,不太看重钱。从2007年开始,我在几个大学的兼职费都留在了大学。
新京报:这得有多少钱?
刘先林:大概每所大学每月1万块的水平。
新京报:那几个大学,每年就是几十万。大学拿这笔钱用作什么,你知道吗?
刘先林:大部分用作学生奖学金或者先进教师的补贴。
“保送院士”很少写论文
新京报:媒体报道,你在科研经费上也很节俭,用很少的经费填补多项国内空白,为国家节省资金近2亿元,这是如何做到的?
刘先林:科研经费我用的都很少。第一个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解析测图仪项目用了83万;第二个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JX4A-DPS项目只用了35万。
我的秘诀就是把钱花在刀刃上。第一个科技进步奖的科研项目,国家测绘局几乎把全年的科研经费都给了我,这在当时是很高的。我们研发的产品JX3量产后,占领国内市场90%。价格比国外便宜8倍。国外一套设备35万美元,我们的35万人民币。
另外一个秘诀是自己往里添钱。这个主要是现在的科研项目,把个人的钱投进去。申请经费审核太慢,但我很着急,有时需要买东西,我就把卡给他们,让他们赶紧去买。
新京报:你是中国工程院的第一批院士,但是你却笑称自己是“保送院士”,是怎么回事?
刘先林:当初院士评选时,不需要申报,也不用第一、第二轮评选,也不看论文数量。首批院士,就是每个单位上报“系统科技尖兵”,相当于单位“保送”。如果按照现在的标准,我可能根本评不上。
新京报:听说你几乎不写论文,也不太注重申专利。为什么?
刘先林:可能一共就写了八九篇。我们干的都是实事,都是根据实际需要去搞研发,写论文要是把自己的一些技术诀窍泄露给竞争对手怎么办?
申请专利很浪费时间,一个大课题做下来,可以申请几十个、上百个专利,还需要经费支持。现在科技进步非常快,一些专利可能很快就被取代,没意义。除非有硬指标要写,我才会让学生去写几个。
新京报:如何看待这次“意外走红”?是不是也带来了一些小烦恼,比如媒体追着要访问你?
刘先林:我想干自己喜欢的事儿。对于这个,我有点烦恼,也尽量回避。记得2006年有一轮宣传,20多家媒体记者扑在我们单位边上,花了我2天时间。我不想引起过多关注,也不想耽误时间。
新京报记者 王硕